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新西兰华人口中“一枚温暖的符号”
第21版:新民海外 2021-01-18

新西兰华人口中“一枚温暖的符号”

2011年2月,王浩在基督城大地震废墟采访

上世纪80年代,王浩(右三)采访西藏话剧团演职人员

文 露华慢

华人之星

人物名片

王浩

资深华文媒体从业者

新西兰格局传媒总编辑

历任新西兰镜报、新西兰信报、精彩中文杂志总编辑

从西藏到深圳到新西兰,从记者、编辑到总编辑,王浩在新闻行业一干就是半辈子。她说,有幸从事自己喜爱并可以付出所有努力的工作,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华文媒体事业奉献大于回报,如果没有热爱和激情,很难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基督城,新西兰南岛的一座小城市。王浩在这里,为报业耕耘、奋斗,特别是为海外华文媒体事业尽心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一份不可多得的成绩。

“不曾起舞心中却流淌着曼妙的音符”,王浩说这句话就是她作为媒体人的心情写照。

2020年6月,王浩离开服务了多年的报纸,再次创业,创办了“新西兰格局在线”网站,短短几个月,便成为新西兰华人和中国国内了解严谨新闻信息的重要网站。

1

初创报纸,又当编辑又当送报员

2000年2月的一天,王浩告别了深圳这座年轻而有朝气的城市,心存忐忑地登上前往新西兰的航班。在奥克兰,她苦读英语,很快考过了雅思,拿到永久居留证,然后,她驱车南下,来到新西兰南岛的基督城(克莱斯特彻奇)。

在深圳之前,王浩还曾在西藏工作10年。出国,是为了看看更大的世界。

王浩是记者出身,工作的选择自然还是离不开老本行。抵埗新西兰之初,她先在奥克兰中文先驱报任编辑。到了基督城,她帮助一家创立不久的中文小报改版,办成综合性周报新西兰镜报并担任总编辑。

2003年下半年,王浩游说当时赋闲的外科医生老徐和来自上海的设计师老俞,酝酿做一份全新的中文报纸,这就是王浩作为创始人并为之奉献了近17年的新西兰信报。

第一期的报纸,就是在老俞的手提电脑上完成。老俞仁义、认真,对报纸的广告设计、版面编排一丝不苟。

“今天回头看我们最初的版面,仍然精致、专业,充满人文精神。”王浩说。

二十来年前,报纸排完版,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通过网络把文件发往印刷厂,而是要“人肉”送达。很多次,在完成排版的午夜或凌晨,虽然已疲惫不堪,王浩和合作伙伴仍要开车把存有版面文件的CD送往85公里之外的阿仕伯顿印刷厂,来回要两个多小时。

报社条件有限,王浩自己还兼任了很长一段时间送报员。那时,她开着蓝鸟二手车,车上堆着几千份报纸,带着兼职员工小陈,在基督城的华人超市、餐馆、学校、银行及角角落落兜兜转转。开车、停车,上车、下车,两人一路小跑,将新出炉的报纸迅速送到各个投放点。

基督城的一位老读者魏先生说,“我喜欢这份报纸。每期都要拿上3份,一份放车上,一份拿办公室,一份拿回家与家人分享,而且会从头看到尾。”

教师出身的魏先生时不时地会找出报纸上出现的错别字或其他差错,然后打电话或写信告诉王浩,有时为了解释得更详细,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读者的热心和支持,让王浩深感温暖和感动。

老家在河南的读者老宋,经常打电话跟王浩长谈,有时还到办公室当面探讨,就是回国探亲,想到了一些主意,老宋也不忘发语音、留言给王浩。

2

新闻现场,既是老总也是记者

灾难和突发事件,正是检验一个媒体人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试金石。王浩所在的基督城,在2010年、2011年曾多次遭遇大地震。2010年9月的地震,虽然是7.8级大地震,但当时因为发生在大家熟睡的凌晨,加之震中在远离城市的旷野,损失不算太大。而2011年2月22日中午的地震,却给基督城带来沉重的打击。整个城市陷于瘫痪,商业运转几乎停摆。

地震中,王浩所在的办公室发生坍塌。她在逃生时带出来的一个移动硬盘是报社唯一的数据备份。

办公场所没了,王浩依然没忘记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责任。地震发生的几个小时后,王浩就带着5岁的女儿,一路走访地震受损现场,安排采访、专访,编译震情信息,出版地震特刊,并持续为许多国际媒体发去相关现场报道。

由于地震,包括新西兰航空公司、新西兰电话公司以及几家大银行和众多华人商家均取消了报纸广告投放。以广告为唯一进项的报社,瞬间没有了广告收入。作为唯一的经营者,王浩只能自掏腰包。而这一掏,就是大半年。

在很多新闻现场,报社的社长、总编辑既是总指挥,也是一线记者。基督城大地震,港口山山火、凯库拉地震,除了在当期的报纸、杂志刊载详细信息,王浩还利用短信、微信等渠道,第一时间将紧急信息、新闻进展编译、传递给读者。“经常是彻夜不眠,随时随地在写稿、编译、传送……不夸张地说,就像一个机器人在连轴转。”王浩说。

2019年3月15日下午1点多,一场震惊中外的恐怖袭击事件,突发在基督城两座清真寺,一名冷血枪手用多支改装半自动步枪,疯狂向正在做下午祈祷的穆斯林扫射,造成51人死亡,40多人受伤……在将近3周的时间里,王浩带领团队,用网站、公众号、报纸、杂志及其他新媒体登载各种相关信息、报道,总计超过300多篇(文章、照片、视频等),其中有一大半来自王浩亲手撰写的文字。

3

勇敢转身,创办严肃华文新闻网站做事即是做人。弘扬中华文化、强调人文精神,一直是王浩秉承的海外华文媒体的经营原则,乡情、友情和亲情,是她办报的精髓。

但王浩认为,以温情促和谐并不意味着不能有自己清晰的声音,也不意味着回避矛盾。在新西兰,华人移民最早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几代华人移民习惯于做“好好国民”,不问政、不参政,成为新西兰几乎被遗忘的一族。而近些年,一些胸怀抱负的华人移民开始走出社区,参政议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对于他们,部分华人却不以为然,甚至冷嘲热讽。针对这种情况,王浩着力加大版面投入力度,从正面对积极走出华社的华人给予介绍、鼓励、支持,加深华人移民对这些人的了解和理解。前几年,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当选新西兰国会议员,王浩撰写社论《参与才有声音 参与才是主流》加以赞许,并表示期待更多华人成为新西兰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中坚力量。

王浩原为新华社记者,新闻采访与写作快速而全面。与此同时,因为多年的积淀,无论是时政评论,还是社论、按语都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此外,扎实的知识和文学功底,使王浩笔下的人物专访、杂志的编前话、诗文,都如行云流水,语言别有吸引力。尽管王浩更多是在办公桌的后面,很少在大众面前出现,但当地读者对其耳熟能详,一朝相见,纷纷说:“我太喜欢你的文章了,读起来优美又有力量!”

报社的平台,也给了很多员工成长的机会。有的员工因为工作卓有成就,顺利移民新西兰,从而开始自己的崭新生活。有的离开了报社,或是创业经营着自己的生意,或是进入银行、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工作,甚至成为高管。

认真做人,用心办报,王浩成了众多读者和华人口中“一枚温暖的符号”。2014年,王浩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候选人。

2020年,王浩离开自己奉献了17年的报社,再次创业,拥抱新媒体。

王浩说,媒体不会死,死的是故步自封的躯壳。专业媒体人在新媒体的手段下,会更有底气突破。

王浩创办了“新西兰格局在线”网站,短短几个月,便成为新西兰华人和中国国内了解严谨新闻信息的重要网站,网站读者中,新西兰当地华人和来自中国内地的读者各占四成,其余来自全球其他国家。王浩还试水短视频,已制作了150多个原创短视频,在微信等平台发布,点击浏览量累计超过千万。不少反映新西兰风情的独创视频被很多读者收藏、转发。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整个世界乃至王浩本人,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有着30多年媒体职业生涯的王浩,面对疫情肆虐和媒体艰难的局面并没有张皇失措。多年来,王浩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总是以谦虚和谨慎的心态,了解、学习、掌握,因而无论多艰难的环境,她都从容应对。王浩说,疫情让人们放慢脚步,其实这正好是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