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面对诸多难题
堆积如山的文件,前任吃剩的薯条和可乐,电话听筒摔落一旁。窗外,火光与烟雾交织,椭圆形办公室办公桌上被涂鸦……拜登站在窗前,左手扶着下巴,若有所思。这是最新一期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图所描摹的白宫易主后的第一天场景。
现实中,这个“第一天”恐怕同样耐人寻味。一个是面对采访一言不发、留下一堆烂摊子的卸任总统,一个是迈着欢快步子走向国会山、上任后马上签署行政令的新总统。对于角色转换的两人而言,昨晚恐怕都是个不眠之夜。
只是,无论特朗普和拜登是以何种心情过完“第一天”,他们身后仍旧是那个千疮百孔、等待被“治愈”的美国。而疫情之下,美国人已经等不及了。
一边寂寞冷清
据美媒报道,卸任总统特朗普在回到海湖庄园过完第一夜后,便乘车来到了位于西棕榈滩的特朗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似乎还从来没有哪个美国前总统像特朗普这样,如此迅速地感受到“人走茶凉”的滋味。
特朗普的支持者以为,特朗普会迎来一个隆重的离职仪式,到处都是戴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红帽子的支持者。可是他们失望了,只有200多人稀稀拉拉地站在冷飕飕的停机坪上为特朗普送行。
回避记者提问,离开白宫,回到“大本营”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镇,开启新生活。特朗普会发现自己一时半会儿无暇酝酿“回归白宫的某种形式”。除了要为下周举行的弹劾听证找好律师,他还被“落户地”棕榈滩镇的当地居民嫌弃。围绕海湖庄园修建展开的一系列陈年纠纷,来自多名女性的性骚扰指控,来自侄女玛丽·特朗普的法律诉讼近在眼前……
这一夜,没有了推特账号,躺在海湖庄园的大床上,不知道特朗普是不是辗转反侧。
一边热火朝天
相比起那边的寂寞冷清,拜登这边则是热火朝天的“第一天”。
在白宫的第一晚,绚丽的烟花照亮了华盛顿纪念碑后面的天空,孙辈们在阳台上鼓掌舞蹈。但拜登却只能欣赏一小会儿。在短短半天时间里一口气签下十多项行政命令的他,这一晚需要做的,是为接下来过渡期做准备。
在21日开始的一周半时间里,“新冠疫情”“经济援助”“股市”“气候”“医保”“移民”……除了周末,对前任政策沦为“明日黄花”的宣告几乎每天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而21日这一天的主题,便是新冠疫情应对策略。拜登同日在白宫宣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战略,设定疫苗接种、扩大检测、复学复工、国际合作等七大目标。
出台全国性的防控疫情政策是拜登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只是就职典礼之前,拜登和他的团队很难从特朗普政府那里获取到关于新冠疫苗分发计划的信息。而接手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新政府继承的是一个“不存在的”新冠疫苗分发计划。“我们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
制定计划迫在眉睫,因为就在就职典礼活动当天,又有4000多名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拜登21日签署10项涉及新冠疫情防控的行政命令,其中一项要求人们在机场内、特定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必须戴口罩。这些交通工具包括大部分轨道列车、飞机、轮船和城际大巴等。美联社解读,这一由联邦政府下达的“口罩令”覆盖范围广,人们“钻空子”的空间小。
留下一地鸡毛
在就职典礼上,拜登对守在电视机前的美国民众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美国如此乐观。”
可是,一人打包离去留下一地鸡毛,一人拎包入住三把火烧起,并不意味着美国人能够马上告别困境。拜登也想“让美国再次伟大”。首先要做的,是修补这个已然千疮百孔的美国,以及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可是,特朗普曾经面对的难题,拜登恐怕一个也躲不过。而他所接手的美国,是一个比四年前更加支离破碎的美国。
正如拜登说的:“新冠疫情肆虐、社会不公加剧、系统性种族主义刺痛……”至于重新“入群”、巩固同盟关系,机制上操作容易,但事实上无论是美国自身,还是国际环境,都已今非昔比。
拜登将如何团结所有美国人,让美国重新得到世界尊重?一切都还未知。太阳升起。美国似乎变了,但其实也没变。但拜登应该明白,自这一天起,只有告别“特朗普陷阱”,才能重新开始。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