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东
在我55岁生日前,石楠老师从安庆给我寄来了珍贵的生日礼物:一幅题有杨万里诗句的荷花图,一本《画魂——潘玉良传》。她在书的扉页题写:“这是画魂第十七版。求美的人从来都是勇士。”她像母亲般的关怀备至,令我感动!
石楠老师在40多年文学之旅中,用最真实的笔触为苦难者立传,把自己的人生磨难连同真实生活的情感,化为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腻描写,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她的《画魂》曾广为流传,并拍摄成电影、电视连续剧、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又以话剧、歌剧、沪剧、黄梅戏等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同时还有众多画家创作连环画出版。当年,90高龄的刘海粟老人看了《画魂》后激动地提笔写下:一卷画魂书在手,玉良地下有知音!
石楠老师晚年一直跟疾病作斗争,古稀之年,她握起画笔,忘情地绘写色彩的浪漫。丰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令她笔下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作品洋溢着古典气息与蓬勃生机,令人回味无穷。
那天早晨,石楠老师温和的口音在微信里响起,要我去《新安百姓讲堂》给她拍照。一想到82岁的老人家来合肥参加文学活动,内心就涌现出激动之情。我一遍又一遍检查测试单反相机,生怕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我有幸追随着石楠来到安徽省图书馆,在广场硕大的印有石楠头像的喷绘写真前,拍下了她灿烂的笑容。一时间,不同年龄的读者争先与心中的女神合影。
报告厅座无虚席,石楠老师披着红色披肩登上讲台,与我们分享她的文学之路。与其说她是一位坚毅的女性作家,不如说是一位温和的耄耋老人。她坎坷人生的奋斗历程是一曲在逆境中磨砺、在阅读中求知、在奋进中前行的赞歌。她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只要坚持理想并执著追寻,就一定能开拓更广阔的人生道路,成就更精彩的未来。真是难以想象,如此高龄而有患有眼疾的石楠老师能坚持念完一个半小时的讲稿。她的真情付出触动人心,丰盈了生命里的时光,氤氲了红尘里的岁月。
翌日下午,我随石楠老师参加另一场活动,她把《画魂》最初的创作背景向观众娓娓道来:“我在冬天的夜晚做完家务,从晚上8点开始至深夜11点,第二天一早又开始写作。为保证传记人物故事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还去采访了主角人物身边的很多人,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她说自己很爱看书,做笔记,摘抄好的句子。“可以说是读书影响了我,书读多了,就有写的欲望,因为读书让我成为可以点亮读者的作家。”书是桌案上的花朵,也开在人们的心上。许多读者没有买到心心念念的《画魂》,他们捧着《舒绣文传》和《张恨水传》静静地等候石楠老师的签名,排队人群似蜿蜒的溪流,我把相机举过头顶,记录下此刻。
我看到石楠老师缠着膏药的手移动缓慢,字越写越大。我站在她的身旁,听她说手不能动了。此刻,她默默忍受着腱鞘炎发作的疼痛,默默地翻开书页,拼尽气力,表达对读者的喜爱和感激。读者也把一束束鲜花送给她。石楠老师深爱文学艺术的初心和敬畏心如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