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和谐的乐园(剪纸) 小笼包与汤包 徒步古道 衣裳上的英文 咖啡馆里“望野眼” 村上春树与猫
第12版:夜光杯 2021-02-19

小笼包与汤包

方正明

小笼包是上海最流行、最受欢迎的小吃了,无人不晓。但讲起汤包可能大部分上海人觉得陌生,或者认为汤包只是小笼另一种叫法而已。小笼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汤包却在上海销声匿迹了。

其实二者是有不小区别的。

小笼的面皮是不经发酵的水油混合面,汤包的面皮是经过发酵且不掺油的面,小笼的做法是面有褶的一面朝上,你可清楚地看到那十几个漂亮的褶,汤包则将有褶的一面朝下放,成品只见光光的面皮朝上。虽然二者的肉馅都一样(一般都加肉皮冻,以增加汤汁),但由于面皮制作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小笼的皮较薄,由于皮面本身含油,蒸制过程中肉馅里的汤汁不会被面皮吸收,吃时感觉汤汁较多,而汤包的面皮由于经发酵,蒸的过程中面皮会增厚,但非常松软,由于面皮不含油,馅里的汤汁会部分给面皮吸收,那些吸了汤汁的面皮部分会变成透明状,那部分面皮其实是汤包独有的效果,香、鲜、松、软。比起小笼的皮管皮,汤管汤,肉管肉三者各自为管,互不渗透,我更喜欢汤包的那种皮、汤、肉三者默契地配合,皮中有汤,汤中有皮,肉在当中有分有合,妙在其中。

当年上海金陵东路广西南路口有一家菜馆,那里的汤包是有名的,0.2元一客六只一笼还配一碗蛋皮鲜汤,服务员手持一汤壶在堂内走来走去,看到哪位客人汤已喝完,马上会帮你补上,据说这汤是天天用黄鳝的骨头与猪骨等大料熬制而成,一个字:“鲜”!那家店的0.13元一碗阳春面,0.31元一客炒虾腰,0.55元一客西湖虾仁,0.35元一客小白蹄,0.15元一客黄豆肉丝汤,个个美味,至今这菜肴的味觉还留在我的舌尖上。

小笼如今不但在上海大行其道,甚至已走向世界,在美国不少中餐馆都能做出正宗的上海小笼,儿子从小喜欢吃生煎、小笼等中式点心,可是他觉得小笼的皮太薄,汤太多,肉太大,每当吃小笼时,他先把小笼戳个洞,放去里面的汤汁,才开始正式吃,我也无语了。

看来各人口味不同,小笼的确好吃,更希望能再吃到汤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