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牛年火花欣赏 低价淘到《资治通鉴》 青花瓷碟蕴乡愁 我收藏的一幅书法 福寿如意年年高
第21版:民间收藏 2021-03-03

青花瓷碟蕴乡愁

◆陈日旭

我虽是在上海出生,但父母祖籍江苏无锡。此生几次搬家,数只祖传青花瓷碟一直随我迁居,安然无恙。按母亲的说法,这几个青花瓷碟是祖辈传下的,亦是陪嫁品(见图)。瓷碟圆形,直径13厘米,高2.6厘米,胎釉精细,青花鲜艳;碟内的喜鹊登枝图线条明晰,生动有趣。碟子边沿的回文图案整齐划一。瓷碟底款有“康熙年制”四字,字体工整,笔触有力。

母亲家乡在太湖之滨的南泉古镇。朦胧的童年记忆里,记得外婆家在一深巷内,进去时,必经一牛棚,路过时可以听到“哞哞”的牛鸣,空气里有着淡淡的牛粪味。有好几次,我为了看牛吃草而赖着不肯挪步,惹得大人颇为生气。外婆家再朝前去,横亘着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外婆经常带我到老街玩,老街一侧有米行、鱼行、茧行、桐油麻丝行、南货店,老街沿河一侧则有酒坊、酱园、染坊、油作、铁铺、竹匠铺、箍桶店等。我最喜欢的是,拉着外婆衣襟到东街看“卖拳头”和“猢狲出把戏”。每次带我外出,外婆总会从街上买回些寸金糖,回家放入青花瓷碟,给我解馋。

一道斑驳的木门推开时,会发出“嘎吱、咿呀”的响声。三进木结构的老房子透着一股古朴之气,甚至有点破旧。外婆房间里有一台自鸣钟,整点报时的悠扬钟声好像留住了岁月的脚步。有时院子边的灶披间里会飘出蒸山芋的香味,我便会悄悄溜进去,一脚踏在已熄火的灶洞里,一脚跨在窗台上,使劲推开笨重的木锅盖,偷偷品尝……这些就是我童年记忆里外婆家幽静闲适的旧日时光。

随着年岁增长,我的记忆愈加清晰。有外地亲戚来沪,母亲必定会用青花瓷盆盛春卷待客。过年了,家里祭祖的“排场”摆开:拼拢两张八仙桌,桌上除了大盘的荤素菜肴,还有一些小盆的瓜子、寸金糖、油枣、金橘饼等,盛放这些果品的器具,就是平时不轻易拿出来的青花瓷碟。而这,已是我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流年似水,光阴易逝。如今,我已是古稀之年的白发老人,而传给我青花瓷碟的慈母也于前些年春天驾鹤归去。写此文时,我忍不住取出瓷碟,放在手中摩挲,一种纯朴宁然的芳菲溢满心中。岁月如川,青花瓷不因年代久远而褪色;青花瓷拥有永恒的高雅美丽。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古代诗人的青花瓷诗句,隽永含蓄,意味深长,也愈加撩起我的思乡念母之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