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99元包月:年纪大,体锻也有好去处 清除中老年人旅游陷阱 社区有手“中医绝活” 留下病人更留下医生 把好入院养老照护“第一关” 家门口有了老年人专属“健身房”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03-18

清除中老年人旅游陷阱

纪玉

旅游陷阱,防不胜防。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保险、保健品等各类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包价旅游产品,特别是以中老年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包价旅游产品。

中老年群体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比较在意价格,希望获得更精打细算的出游方案,但也更容易上当受骗。

在过往案例中,曾有不法分子以“爱心助老”和“免费”为幌子,将老人诱至“养生基地”旅游,再安排工作人员假扮“医疗专家”,给老人做免费体检、虚构体检结果,诱骗他们以每瓶数百元的价格购买成本仅为十几元的保健品。3个月内就有至少上万名老年人因此受骗,涉案资金数千万元。

“醉翁之意不在酒”,有的企业以低价、免费为名组织“旅游”,旅途中将旅游者拉去“参观”、听“讲座”,继而要求购物,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

在文旅部发布的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指导案例中,就有28元“一日游”安排去“灵芝科技馆”购物等套路。看似价格低廉,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总要在旅游者身上把成本找回来,而诱导购买的商品往往名不副实、价格虚高。这类“不合理低价游”中,还可能出现强迫购物等情况,严重侵害旅游者权益。

对于市场上的旅游陷阱,监管部门要积极行动,让中老年人的旅游出行更加安全和便利。不仅要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行为,对具备资质的旅行社的违法违规行为,也要依法严肃处理。

近日,有媒体曝光云南低价游中,有导游威逼利诱游客消费,称“不消费会影响征信”,数据会上传省旅游系统。这样的嚣张行径,不光要有一起查处一起,更要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净化市场环境。

春暖花开,很多人想出门看看,旅游市场的“人气”增长,可以想见。填平旅游出行过程中的“坑”,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这方面,既需要行业自律,也需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而对于旅游者尤其是中老年旅游者来说,也要对低价、免费等幌子有所警惕,在消费过程中审慎选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