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新书速递 传奇徐寅生书写《我的乒乓生涯》 奏响童书的时代主旋律 文学,回归心灵之路 一场传统文化与山川湖海的盛宴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1-03-28

文学,回归心灵之路

◆王伟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阴云正逐渐散去,禁足多日的人们开始相互走动,从虚拟世界里的热络重回现实中的联系。此时,仰东给我发来信息,说是想来向往已久的爱神花园与我一叙。于是,一个明媚的正午,我们徜徉在作协小院的繁花密枝间,沉浸在作家书店氤氲的咖啡香气中,又有了一番海阔天空的神聊。那时候,我恍惚觉得,我们瞬间回到了三十年前在报社共事时的那些凌晨,忙完编务后,于青灯下共享悠闲,促膝长谈。

在我的记忆里,仰东早就是个地道的文学青年,虽然学的是有些枯燥、纯理性的理科,却热爱写作,倾心于感性的表达,并因此走出校园象牙塔,投身于上海的名报。我和仰东的办公桌紧挨着,常常见他在交版之后,又埋头伏案疾书。偶尔,他也会拿出几份报纸或刊物,向我展示那些化为铅字跃然纸上的文字,让我羡慕不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蕴积着改变命运的强烈追求的仰东,竟深深扎入了房地产业那片蓝海。我不无遗憾地以为,他的文学之梦多半会无疾而终,我也将因此缺少了一个在心灵世界里共行的同道。

从那以后,我和仰东渐行渐远。直到互联网勃兴,微信风行天下,我们重新在一个庞大的网络里,找到了彼此新的连接。我欣喜地察觉,有一些记忆中的东西从仰东身上顽强地复活(也许是从未走远)——在朋友圈里,他用亦诗亦文的文字发布的那些随感,怀故人、述亲情、记往事、抒远志、论行业、察世风,让我读到了一个依然仰观星空、眺望远方的仰东。

就在我们相聚爱神花园不久,仰东给我寄来了几册厚厚的打印稿。我惊讶于他的写作源源不断,已经累加到堪称厚重的程度。

随后的一段日子,我时时捧读那些书稿,与他“在文字的情怀里相遇”,重新认识这位曾经熟识的同事和朋友,探寻他人生的密码和成就的源泉。在《致故乡》《致人生》《致远方》等篇什里,我随着笔端的倾诉,走进长江边那座生他养他的小城,走过他困苦艰难却又饱含情感润泽的童年和少年。我随着他告别难以割舍的故乡,怀着忐忑和窘迫来到大上海,展开振翮高飞的逐梦之旅。我随着他以罕见的勇毅,投身90年代上海的地产风云,成为一名弄潮儿。我也随着他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行走,经历各种奇遇,审视自己的命途,留下不同的思索。我沉浸于那些诗意的文字,倾听着他从时间导演的大戏里剪辑出的一连串故事,它们作为一个个体的具象、也作为一个时代的片段,印刻于我的记忆中。

读着书稿,感受那些奔涌的心绪和思索,我触摸到了一颗沉浮商海多年却不曾迷失诗与远方的灵魂,也体验到了阅尽繁华纷纭的一番喟叹,面对坚硬世界的一丝柔软,身处众声喧哗的一份宁静。我把这些平淡不惊而又情感起伏的书写视作仰东在奔忙多年之后对深藏心底的那片净土的回归。

如今,他那些融化在岁月里的人生痕迹和深切感悟将有机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激荡。我相信,《岁月的痕迹》出版,将成为仰东重筑他的文学之塔的新起点。我希望能和这位老同事、老文友一起,共同在这条道路上,向着远方,走得顺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