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喜欢?不喜欢? 本应属于孩子的快乐 在原地成长中学会接纳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2021-03-28

在原地成长中学会接纳

图IC

◆塔 克

我们开始一起寻找接纳别人的方法,并最终允许别人真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命中来。我相信,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接纳与宽容,让彼此感受到了家的幸福。

今年过年,我们一家三口留在了上海,爸爸和女儿一同在网上选购了我们仨都爱吃的零食;年夜饭的菜谱则是由女儿和爸爸一起拟订的,准备饭菜的事也几乎被他俩包圆了。不过,我也没闲着,早上去菜场买回一条肥肥的花鲢,以讨个“鲢年有余”的彩头。而且,这次的“剁椒花鲢”是女儿点名要爸爸做的。

其实以前,女儿是很厌恶鱼腥味的,我们夫妻俩经常只能“躲”在厨房里大快朵颐。这次,女儿主动要求在餐桌上摆上一道喜气洋洋的“剁椒花鲢”,让我很欣喜:她是真的长大了,开始学着接纳与自己不同的家人了。

要说女儿的改变,大概缘于我们大人也在学着接纳她,并向她打开了家事的边界。让她开始感觉自己真正成了三口之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知道,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被信赖、被依靠正是使人倍感幸福,从而愿意有所行动的心理能量源泉。

这也让我想起了2019年的春节,那次,我们一家是在北方的外婆家度过的。除夕那天,大人们忙里忙外地准备着年夜饭,女儿一个人在卧室里无聊,看书、画画……等所有菜肴都摆上桌后,女儿发脾气了,她不高兴地说,菜单都是大人定的,没有什么菜是她想吃、爱吃、能吃的,还赌气说再也不想来外婆家过年了。也许,当时忙着准备年夜饭的我们,并不是真的忘记了她的存在,我们只是十拿九稳地确定菜谱中必然有她爱吃的菜,才没去和她商量,更没有请她帮忙做菜。可一个人的心思,另一个人怎么能完全了解呢?就算是母女之间,也不可能永远心有灵犀。那个晚上,女儿一个人躲在卧室里,没有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那时,我认为她需要冷静,所以没有去打扰她。

现在想来,也许应该事后和她好好梳理一下这些情绪的来源。虽然,我们后来谁都没有再提起那件事,但好在我们都开始学着接纳家人。如今,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就连急脾气的爸爸也愿意主动克制自己了。要知道以前,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爸爸往往把冲突归因于孩子,甚至暗示孩子的一些状态是受到了妈妈的影响。

在我们家,的确是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有人曾研究过,在现代的核心家庭中,不仅孩子不驯顺了,妻子也是如此,并将前者的状态归因于后者。但孩子并不是可以任由另一人揉捏与塑造的泥娃娃。他们是一直处于成长与发展中的,他们会主动选择如何行事的能力。当孩子们看起来过多地选择父母中的一人去效仿时,也不意味着他们会与父母中的另一人彻底绝缘。

家是一个系统,充满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启发,因此即便是那些不能经常在家的父母,也依然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当我彻底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便逐渐地斩断了爱人指责孩子时,内心中一再升腾起来的、自己被连带责备的暗示。我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面对孩子和爸爸的冲突了。

也许,正是在平静中,我们开始承认,即便是一家人,也会性格、爱好、行事各不相同。我们开始一起寻找接纳别人的方法,并最终允许别人真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命中来。我相信,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接纳与宽容,正是这些发生在父母与孩子身上的原地成长,才能让彼此感受到家庭中的幸福,也能让孩子们在未来之路上既不苛求他人,又能善待自己。

我希望,这样的原地成长能再多一些,再多一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