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数字人民币App,找到数字钱包,轻点手机,屏幕上跳出数字货币,在POS机上轻扫,交易成功。
近日,上海祥湖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徐文驱车来到位于江苏吴江汾湖高新区的苏州为农种子公司采购农资产品。一番挑选后,他熟练地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最终以4700元的价格购买了2吨化肥。
“很方便的,简洁易懂,可以说是‘秒购’!”得益于上海青浦率先开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域涉农数字人民币试点,黄徐文成为首批用上数字人民币的农民。他是青浦区金泽镇东西村的种植大户,近年带领着40多名农民承包了3000亩农田,种上了绿色稻米,干起了“鱼稻共生”生态创新种养。
眼下3000亩农田正在平整,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插秧,黄徐文需要提前采购一批肥料,为春耕做准备。26日一大早,他驾车来到与自家田地隔湖相望的种子公司,采购农资产品。“这家种子公司的东西多、价格便宜。我们合作社里有些员工就是汾湖人,所以我经常到这里购买农资,开车过去很近的。”黄徐文说,特别是省界“断头路”——元荡路贯通以后,从合作社到种子公司只要10分钟。
由于经常过来买东西,黄徐文和种子公司负责人王群珠很熟悉。以前,他都是用现金或支付宝、微信支付。苏州为农种子公司开始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后,黄徐文成为店里首位“尝鲜”的顾客。1月28日,他到试点银行填表格,申请开通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第二天就花了100元数字人民币,买了两包茄子和青菜种子。当时相关机构数字人民币业务的负责人跟他说:“这笔买卖虽然不大,但意义重大,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跨域绿色农业场景的首单落地。”
如今来店里买东西,结算时使用数字人民币,成为黄徐文和店老板默契的选择。王群珠告诉记者,数字人民币对商家来说非常便利:“其他收取货款的方式或多或少会产生手续费,而数字人民币不收手续费,对于我们这样年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的小公司来说能节省不少手续费成本。”
青浦农业发达,尤其是地处长三角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青西地区,蓝绿资源丰富,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其实,早在上海推进和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伊始,青浦就在示范区先行先试,以秋粮收购为场景,率先使用数字人民币,成功实现“粮食收购机构——农户——农资经营户”的全过程流转。
据介绍,去年,上海牵然农业合作社顺利收到由青浦区储备粮公司发放的14823.39元数字人民币秋粮收购补贴款,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资金周转效率。此外,数字人民币在农资商店的试点也为合作社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采购途径。
数字人民币在跨区域涉农场景的应用,只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小试牛刀。记者了解到,青浦正进一步探索通过“五五购物节”、进博会等场景,围绕跨区域、一体化,将数字化人民币运用到全区、并拓展到示范区的古镇旅游、特色商圈、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相关负责人透露,尤其是古镇旅游领域,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三地百姓日常往来及游玩消费如果能够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度将更佳。
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