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多一些“艺术社工” 在田野里看莫奈《日落》中的美景
第14版:文体新闻 2021-04-07

在田野里看莫奈《日落》中的美景

一位前美术馆馆长转当社区艺术志愿者的故事

《长江蟹》雕塑

王南溟在布展现场

高境镇“艺术角”

《光谱庙行》

“如果我们在夕阳西下时,找一片田野,在田野里跟当地居民讲解梵高的《麦田》,或者莫奈的《日落》,那将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美丽乡村图景……”留着灰白长发的王南溟正打算让名画成为真实的生活场景,让美育深入乡村、田野和社区。这位前民营美术馆馆长日前从台州山间回沪,已经马不停蹄地准备下一场让美进入生活场景的活动。他搭建的“社区枢纽站”作为一手拉着艺术家,一手拉着社区居民的平台,已经在社区开展了多项颇有影响力的文艺普及活动,最近一场,就是在陆家嘴东昌新村停车棚里的三星堆文物展。

起初 社区都对美术展说“不”

“起初,我想下社区,但社区都说不。”王南溟在担任某民营美术馆馆长之际就想让艺术家进社区,“我觉得真正的画家、艺术家其实都很接地气,像‘流浪艺人’,平常喜欢穿的衣服和农民差不多,都很棉麻很朴素,对物质生活也没有很高要求,而且,他们也热爱大自然,喜欢下生活。艺术家做‘田野调查’不就是去乡间采风吗?”

于是,早在2018年,他就试图推广“美术展进社区”活动,把美术展览办进社区。可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听到“民营美术馆馆长要来,就很欢迎,可是一旦具体到把美术展办进社区就表示‘不’。”各个社区都纷纷表示客观条件有限:“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专业的办展场地”等等,后来深入了解之后,有一位负责人私下与他说:“哎呀,还是让我们居民去美术馆看展吧,那样更高级。”

虽然王南溟很理解这位负责人的“真心话”,但是这与他把美送往社区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想让大家都知道美是生活中就存在的,而且往往在身边的更‘高级’。”

首场 在社区学校走廊里赏“抽象画”

因而,他换了“渠道”,找到了浦东洋泾街道社区学校校长顾建华。顾校长对王南溟的主意颇为支持,但也表示“没有专业展览场地”。于是,王南溟到了学校现场,发现虽然确实没有挂画的展厅,但是走廊布告栏的三面墙可以换成挂画的“展厅”,一旁宽敞明亮的教室,就可以作为办讲座的地方。办讲座之前,可以让大家先在走廊里欣赏这些画。

于是,一场亲子主题的《怎样欣赏抽象画》,在社区学校的微信公号上的30个名额被秒空。应居民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宽到70个名额:“不能再放了,教室里装不下了。”王南溟按照美院里上抽象画课的思路,结合走廊里的16幅画,讲了“西方抽象画100年”的发展历程,还增加了网上直播。讲座效果特别好,第二天,顾校长又打电话给他:“你昨天是跟孩子讲的,下周能不能给老人再讲一次?”

乡村 马拉松跑道旁也有美的可能

每年秋季,宝山罗泾镇有一项群众体育活动,名为“美丽乡村徒步赛”。王南溟围绕这一赛事设计了“边跑边艺术”系列活动,为美丽乡村营造了文艺氛围。首先,在跑道附近,竖立了一个稻草捆扎的巨型《长江蟹》雕塑——因为当地特产之一是大闸蟹。其次,在跑道旁的墙壁上设置了涂鸦墙。再者,当地特产柚子,可以成为亲子画的“画布”,画柚子则成为参加体育盛会之余的家庭型文娱活动。结果,有3000人报名参赛,但现场来了五六千人,“多”出来的人则都投身文艺活动。

最有意思的是,稻草包裹的钢铁大闸蟹雕塑,还成为每年一度颇有仪式感的艺术家与当地居民互动的艺术成果。拔地而起的钢铁大闸蟹雕塑一年四季日晒雨淋,包裹在外的新鲜稻草在秋季散发清香之后,势必腐烂破损。因而,每年秋季举行赛事之前,当地居民会为“大闸蟹”换上“稻草新装”——这就使之成为艺术家与居民“合作”的雕塑。而被稻草包裹的“大闸蟹”远看颇有点机械感,甚而有超时空机甲的风格。如今,这只“大闸蟹”已经是当地的“地标”了。打车前往此地的乘客可以直接与出租车司机说:“到美兰湖附近,那个有‘大闸蟹’的地方。”

当代 让美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王南溟认为,“我们就是要与居民讲当代美术,因为只有当代美术才有时代感。而且,社会现场就是当代的美术馆。”在“社会枢纽站”开展各类活动以来,他觉得社会各界对美术馆进入身边的态度也越来越友好。

首先是各个商业综合体。例如闵行区的满天星生活广场等,“一些空着的场地可以跳广场舞,也可以举办美术展”。还有一些地产公司也出于“文化品牌塑造”的需求,而把公共空间设计得更能举办文化艺术活动。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也更乐于参与,以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南溟透露,以往会有一些广告公司来具体承办文艺活动,认为“艺术家办活动不专业”。所以,时常会发生艺术家的作品得不到广告公司认可的情况,令人啼笑皆非。如今,不少地方直接对接艺术家:“要尊重艺术家,要让艺术家留在我们这里的作品愿意签上自己的名字。”而且形成了这样一种理念,要与当代艺术合作,当代艺术才与当下生活有密切关联。看到大家对艺术浸润生活的渴望更明确更对路,王南溟颇为欣慰,“这样在田野里,借莫奈的眼睛看《日落》的美景,就不远了。”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