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慈母的“毕业证书” 菱形笔筒瘦石刻 一盘诱人的果蔬木雕 铭刻在时光上的硕果 极具趣味性的象形锁
第21版:民间收藏 2021-04-14

菱形笔筒瘦石刻

◆蔡一宁

文人书房常常会喜置瓶梅、古彝、金石,间或还有佛手、水仙、天竺、菖蒲、柿子之类清器供物,取事事如意、平安福寿之意。作家汪曾祺在《岁朝清供》一文中写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说的便是此等岁朝乐事。笔者就收藏有一只刻绘了佛手雅人清供纹饰的紫砂笔筒。

20年前,上海豫园周边古玩商肆林立,这些商铺的货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广大乡村,其中虽不乏鱼目混珠之物,但也时有精品流出。当时我也是这里淘宝大军中的一员,专题收藏目标比较明确:以文房类紫砂器为主。其实对那些古玩和艺术品,我并不强求拥有,只要能有缘赏一赏、看一看、摸一摸,探究一下背后的人与事,便有一种满足感。

当时从我家到豫园一带必经侯家路,便在一家台商小店里淘得一只心仪的紫砂笔筒。该笔筒外观呈菱形,筒高11.6厘米,边长6.5厘米,制作精良,泥料温润细腻,色泽自然沉静,包浆温醇,筒体四面满刻书画,图文并茂,精湛异常,在此类藏品中比较少见。正面镌刻一老者独憩茅舍竹窗旁,抱肘静思。背面则刻绘了一枝叶果饱满的佛手,其形栩栩如生,似有清香溢出。另两面题刻的文字分别为金文“尊鼎作宝其万年”和行书“雅人清供”,落款是“阳羡瘦石,醉后并刻”。陶刻刀法娴熟洗练,遒劲有力,筒底钤有一枚楷书阳文方章“张鸿坤记”。

瘦石,即范福筹,生于1900年,宜兴蜀山人。幼时念过三年私塾,16岁随父制壶,21岁拜宜兴陶刻泰斗任淦庭为师,是大师的大弟子。学成后,以大师助手之名,先后在吴德盛公司、毛顺兴陶器店等刻制各类紫砂器。其所陶刻的紫砂器上均署“瘦石”“瘦石主人”等艺名刻款。抗战胜利后,他曾转行制壶,但主业仍为其擅长的陶刻,尤其是紫砂文房器的刻绘,知白守黑,银勾铁划,炉火纯青,人文气息愈加浓厚。笔者收有瘦石刻绘的文房器多件,件件精益求精,独树一帜。

张鸿坤,生于1909年,是上世纪初的紫砂名家之一,惜英年早逝,存世作品不多。曾为“利永公司”“立信陶厂”等制作紫砂器,尤擅方器,形制刚柔相济、格调端庄古朴。

由此可知,这是一只制作刻绘于上世纪初的紫砂文房精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