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上海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2080件,其中商品类投诉22700件,服务类投诉29380件。在线文娱、健身、餐饮住宿等成为投诉重点行业。
在商品类投诉中,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居商品类投诉前3位。服务类投诉中,交通运输、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居服务类投诉前3位。售后服务问题占70.8%,合同问题占21.7%,质量问题占4%。
一季度共受理文娱票务投诉1198件,涉及电影票、文艺演出票、体育赛事票和景点票等。
主要问题包括:消费者购票后,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前往,要求退款或改签遭拒;购买时误填信息,发现后立刻联系客服要求更改,客服始终无应答或拒绝;一些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低价特惠预售产品,消费者购买后无法预约兑换,平台不支持退款或退款收取手续费。
一季度,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健身服务类投诉1827件。
主要问题包括:健身机构在履行私教合同期间,随意变更教练、课程难以预约、服务态度不佳,导致消费者要求退款;健身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会员,口头承诺“设备齐全”“免费开放游泳池”“按期开业”,事后无法兑现;消费者提出退款申请,经营者往往设置较长的退款周期拖延退款。
一季度,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餐饮住宿类投诉2498件。
主要问题包括:宣传不实,平台展示的相关图片与实际情况不符;难以预约。消费者购买的优惠“团购”产品无法预约,预订平台和商家均不给合理解释;一些餐馆只提供手机扫码点餐,不向消费者提供纸质菜单。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