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民小杜与同事来到普陀公安分局长寿路派出所赠送锦旗,感谢民警徐瀚急群众所急,在其公司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及时止付,避免了392万元的巨额损失。用杜先生的话来说,“在得知公司被骗的钱追回来之后,我开心到原地爆炸,那一天的经历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老板“田总”指令转账
3月29日18时许,长寿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公司报警电话:该公司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金额392万元。值班民警徐瀚第一时间启动了反网络信息诈骗预案。
原来,当日11时20分许,该公司新入职人事员工小杜收到一封自称是老板“田总”的电子邮件,要求小杜将最新的公司人员名单发给他。信以为真的小杜,很快将人员名单发了过去。几分钟后,小杜又收到了“田总”的邮件,要求小杜将一QQ群号发给公司财务总监柏先生,并要求他加入该QQ群。柏先生根据小杜提供的QQ群号,加入了“田总”的群。
入群后,柏先生不仅见到了“田总”,还看到了公司副总“李总”。在群里,“田总”与“李总”一直都在讨论与其他公司合作事宜。16时许,两人聊到要向某合作公司退还392万元保证金的事情,“田总”突然要求柏先生立即向该合作公司账户转账392万元。看到群里既有老板“田总”,又有“李总”,而且两人聊的都是本公司相关业务,柏先生放松了警惕,很快根据“田总”要求,走完财务流程,向其提供的公司账户转账392万元。随后,柏先生找到公司真正的李总,向其汇报已经将保证金退回到对方公司,却被李总告知根本没有此事,方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赶紧报警。
一小时后全额止付
对电诈案件应急处理已经形成“本能”反应的徐瀚,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反网络信息诈骗预案,将相关信息上报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进行审核,并及时与银行部门沟通。到当天19时许,成功将已转出的资金全额止付,并及时原路返回了公司账户。
从警30年来,徐瀚帮助群众追回的损失有很多,这次392万元是他职业生涯中挽回数额最大的一笔。用他的话说,“劝阻或者止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就像和骗子赛跑,跑赢了犯罪分子,老百姓损失才能挽回。”
“我做治安民警20多年了,从来没感觉到哪一类案件像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样,手法更新换代这么快,涉及到的人群这么广。”徐瀚感叹道,“要想防范于未然,只能‘以勤补拙’,多走动,多宣传。”
徐瀚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研判和打击,可谓是经验丰富。他说:“防范和打击本就是一体的,既要扎紧篱笆,也要源头遏制嘛。”本来出差一般是年轻人的活,但徐瀚总是自告奋勇承担任务:“不参与抓捕,怎么熟悉他们的话术、体系和架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