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上海首家航天主题邮局开业 去钱学森图书馆探秘星际航行 熬得住寂寞  抓得住灵感 空间站建设推进  核心舱蓄势待发
第4版:要闻 2021-04-24
“墨子号”卫星总指挥王建宇勉励青年航天人——

熬得住寂寞 抓得住灵感

“航天几乎是对‘万无一失’要求最苛刻的工作之一了。你能获得99次成功,但或许唯一的那次失败就发生在天上。”在中国航天日前夕,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卫星总指挥王建宇走进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青年说”现场,和青年航天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勉励他们朝着向往的目标默默前行。

“仰望着绿色的‘墨子号’缓缓划过浩瀚的夜空,它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王建宇动情地说。时间回到五年前,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墨子号”。而就在今年年初,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

中国科学家们构建的量子通信网络,就是给传统通信方式加上量子密钥。由于作为密钥信息载体的单光子不可分割、量子状态不可克隆,进而能保证在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无法窃听,或一旦被窃听就能被发现。“在国家支持下,现在我和团队正朝着空间量子卫星更新、更好、更实用的方向发展。”王建宇表示。

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可这颗太空最耀眼的“科学之星”,一路走来怎会一帆风顺。就从星地量子光通信来说,要从1000千米的高度把一个个光子发射到地面站,就好比在万米高空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同时向地面两个旋转的投币口细长的储蓄罐扔进一个个硬币。储蓄罐的投币口是细长的,相当于光的偏振,它是有方向的,硬币要把方向对好才能扔进去,而且不是扔一个,要两边同时都扔准才行,这种高精度要求成为卫星工程研制中的重大挑战之一。

在航天领域耕耘数十载,王建宇也将自己总结的成功经验倾囊分享。“第一,原创的科学思想是灵魂;第二,管理层的快速决策;第三,兵团式的多团队联合;第四,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团队一定要互补;第五,长期支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六,宽容失败的文化;第七,多元化评价机制;第八,在破坏性创新中发展高技术。”

他告诉年轻的航天人,科学研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神秘而总是充满惊喜,更多的时候是在解决不了问题的苦恼中度过。“希望你们既能熬得住寂寞,又能抓得住一闪而过的灵感。”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