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太湖湾串起生物医药“长链” 见字如面 家信情深 在张謇故里,遇见诗和远方
第14版:长三角/万象 2021-04-27

见字如面 家信情深

“九水连心 家的方向”一封嘉(家)书星空朗诵会在浙江嘉兴举行

星空朗诵会现场 本报记者陶磊摄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书香致远,家信情深。当晚,“九水连心 家的方向”一封嘉(家)书星空朗诵会”在嘉兴九水连心长纤塘样板段举行,用“嘉书家信”展现城市变迁、名人故事及城市记忆。

跳动的时代脉搏

书信是城与人、人与人、城与城的时空对话。活动前期向嘉兴市民征集一批“嘉书家信”,这些书信字里行间或蕴藏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或包罗对嘉兴这座城市的无限深情,或承载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拳拳爱国情。

整场朗诵会分为序、嘉、禾、兴和尾声等篇章。第一封“嘉”书《红船向未来》,诗词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不少听众感慨“生逢其时,我们何其幸运,身处‘嘉’和大地,我们何其幸福”。第二封“嘉”书从红船连向嘉兴,来自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后人王明华,道出烈士为党的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起穿越百年光阴,感受家国情怀。

极具嘉兴水乡气韵的《鸳鸯湖棹歌》、秀州中学学子与杰出校友程开甲院士等的“跨时空对话”,以及茅盾致儿子韦韬、朱生豪致宋清如、援川干部王金良致妻子、嘉兴援鄂医务人员致家人、南湖湖滨项目建设者致家人的一批书信被动情诵读与演绎。

一个个字符,一封封信,一个个家的故事,回味年代生活,回顾百年历史,在这场星空下的朗诵会,汇聚成为嘉兴这座城市的记忆,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温暖的城市景观

“九水连心”是嘉兴独具特色的城市格局,是嘉兴文化复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也是群众生活的空间、城乡融合的纽带,更是每一个嘉兴人“家的方向”。

“在‘九水’之一的长纤塘畔朗读‘嘉书家信’,就是为了更好地发现这些书信对于嘉兴、之于嘉兴人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和教育价值。”活动现场,嘉兴市副市长江海洋表示,蕴藏在嘉书家信中的情感,可给蝶变中的嘉兴注入更多温暖的价值、向上的能量。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沈磊认为,这些承载城市人文记忆的“嘉书家信”将与“九水连心”工程相结合,成为有温度的城市景观,让市民感受到“九水连心”工程的生态性、人民性、公共性。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品质嘉兴大会战指挥部总工程师钟律介绍,“嘉书家信”是人们联系的纽带,作为“九水”重要文化符号留存至今,同时也为“九水”和嘉兴文化合理联动提供了灵感。“收集来的这些信件,未来还将成为公共艺术作品,在嘉兴展出。”

本报记者 吕倩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