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为女儿学中文,她在德国办了一所学校
第14版:新民海外 2021-05-04

为女儿学中文,她在德国办了一所学校

2011年,周开雰编撰的《幼儿快速识字》参展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汉华中文学校获颁“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文 沐熙

人物名片

周开雰

旅德儿童文学作家

全德中文学校联合总会会长笸德国汉华中文学校校长

德国汉华孔子课堂校长

在德国,提到华文教育,有一个名字无法绕开,那就是周开雰。她是北德第一所大陆华裔子弟中文学校的创办者,也是全德中文学校联合总会的首创倡议人之一,2015年当选首届会长,并连任至今。

30多年前,周开雰并没想到自己日后会在德国一生从事与孩子相关的事业。从汉堡的一个地下室带5名学生开始,到如今拥有30多个班数百名学生,她一直坚守在华文教育第一线。她创立的汉华中文学校,是国务院侨办授予的德国首批“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之一,也是国家汉办批准的德国华校中唯一一所“孔子课堂”。

2011年,周开雰被授予“热心海外华文教育杰出人士”以及“海外华文教师杰出贡献奖”。2019年,她获得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全德唯一提名。

1

创立北德首所大陆华裔子弟中文学校

周开雰自小就喜欢孩子。她还记得,小时候大人给他们三兄妹每个月发一块钱零花钱,哥哥攒来买模型,姐姐买书,她却用来买零食。她是孩子王,喜欢组织周围的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零食就是给小伙伴们的奖励。中学毕业后到农村插队,她还利用闲暇时间,义务教村里的孩子识字。

上世纪80年代周开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儿童文学》杂志担任编辑,后又调到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几年间笔耕不辍,陆续发表《妈妈的偏爱》《美男子与丑小丫》《佳佳猎枪》《智破蜘蛛国》等20多篇小说、童话,并出版了中篇小说《金虹》。

后来,周开雰的先生获得奖学金赴德国汉堡大学神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周开雰带上刚上小学的女儿赴德与丈夫团聚,随身行李里,带着女儿的一年级语文课本。

赴德第一站是波鸿,当时神学院留学生学习德语的地方。在那里,她结识了五六户有差不多大孩子的中国留学生家庭。大家都面临同一个棘手问题——如何让孩子继续学习中文。那时的波鸿没有中文学校,几个家庭便利用周开雰带来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借学员宿舍的空闲会议室,开始了每周两堂的中文教学。最初是每个妈妈轮流讲,很快就变成周开雰单独义务授课。这个自助小课堂延续了近一年。

在波鸿的德语学习结束后,周开雰一家迁往汉堡大学神学院本部。汉堡也没有面向大陆华裔孩子的学校。周开雰只好把女儿送到离家很远的一家台湾中文学校,不久就因为语言体系和文化差异等原因离开学校。

1993年的一天,周开雰在常去的汉堡中文书店遇到几位旧友,聊起女儿学中文的波折。书店老板和德国朋友一起出主意:既然周开雰有过在波鸿教课的经验,为什么不索性自己办一个中文学习班呢?

周开雰没考虑太多,马上行动。没有场地,德国朋友帮忙找到市中心一处可在每周一下午免费使用的地下室;没有合适的黑板,朋友去建材市场买了一块黑石板,加上木框送给她;没有学生,周开雰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在中文书店以及各家中国餐馆、超市等华人聚集的地方贴广告。她记得,当时每月第二个周六是当地的“中国人电影日”,她就站在电影院门口分发小广告。就这样,周开雰招到了第一批5名学生。中文学习班就这么开了起来。这便是北德地区第一所中国大陆华裔子弟中文学校——汉华中文学校的原型。

一年后,带着那块手工黑板,学习班搬到了汉堡华人运动俱乐部的会议室。孩子们上课时,家长就在运动馆运动。口碑相传,学生逐渐增加到3个班20多人。

2

为了办学,关掉顺风顺水的玩具生意

1997年,周开雰的二儿子出生。这时,家庭又面临着重大选择——丈夫完成了博士学业,要回复旦大学任教。而孩子,尤其是大女儿已经习惯了德国的学习生活。几经权衡,他们决定,先生先回国,而她则“留守”德国。这意味着周开雰原本的家庭团聚签证将要失效。而要留下,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办理商务签证。向来说干就干的周开雰马上注册了一家公司,也顺利获得了签证。她给在上海的父亲打电话分享自己的新变化,父亲则很担心,这个连数钱都不利索的女儿,开公司简直是儿戏。

公司的运营却意外地顺利。周开雰通过朋友联系上浙江慈溪的儿童玩具工厂,拿到产品信息;又从汉堡商会得到德国玩具批发商名录,她一家家打电话询问或上门拜访,成功说服了一家大型批发商,做成了第一笔小塑料玩具生意。

有一次逛街,女儿说很喜欢一款在德国刚开始流行的玩偶品牌,周开雰就根据玩具上标注的联系方式找到品牌创始人。正好,对方也因为品牌刚刚开始走红,急切希望找到稳定的供货商,双方一拍即合。此后,周开雰带着样品,数度奔波于苏浙的工厂,打样、监工。她成为了这个品牌多个产品线的供货商,获得丰厚收益。此后,她又逐渐成为更多玩具和日用品牌的供货商。高峰时期,汉堡最著名的主步行街上的好几家大商场都在售卖她供货的产品。

在贸易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那几年,汉华中文学校也迎来了快速增长期。然而,周开雰遇到了一次打击——她的好友,也是学校曾经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因经营理念的不同而与周开雰渐生罅隙,最后分道扬镳,并带走了一些学生和老师。周开雰不得不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2002年起,她渐渐淡出了贸易公司的运作,最终在2004年选择关闭了经营良好的公司,全身心投入办学。

3

自编幼儿识字教材被多国华校采用

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她和当地中学合作,租借周末校舍开展教学。为了提升老师教学水平,她联系暨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设了全欧洲第一个远程的海外华语教育本科函授课程。经过3年的远程学习,2014年,她和汉华学校的其他老师获得了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海外华文教育学士学位。

考虑到四五岁孩子的中文启蒙难度比较大,周开雰坚持自己授课。正是在教授这些低幼孩子,包括自己儿子学中文的过程中,她发现,从学拼音练写字开始的教学体系并不适合海外华裔儿童。3到6岁是语言学习黄金时期,但传统的教程不能有效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实现自主阅读,唤醒孩子中文学习乐趣。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德语能力将远远超过其中文水平,如果继续学习与实际年龄、理解能力不匹配的低幼中文内容,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2008年,周开雰开始尝试自己编撰适合华人孩子入门的幼儿识字讲义。讲义不断积累,周开雰萌生出书的念头。她找来插图师配图,并自学设计排版软件,经过两年的反复修改整理,2010年,一套兼具海外幼儿性格环境特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快速识字》一、二册出版,并被德国、西班牙、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华文学校采用,大获好评。

从地下室,到体育馆会议室,再到正规德国中学的周末校舍;从两个班5个学生,到如今30多个班数百个学生;从单一的中文课程,到如今的中国历史、舞蹈、功夫、绘画、唱歌等,汉华中文学校不断丰富、壮大。

2015年,周开雰和德国首批中文示范学校校长多方奔走联络,在法兰克福成立了“全德中文学校联合总会”。联合会每年不定期组织全德范围的华人儿童朗诵比赛、卡拉OK比赛、作文比赛等,还定期举办全德中文老师培训。总会发挥联合优势,也为德国华人争取了更多来自祖国的支持和交流机会。例如,这些年,联合总会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近千个华夏寻根夏(春)令营名额,让很多在德国小城市中文学校学习的孩子们,也能够像其他大城市孩子一样,有机会回国参加寻根活动。

这种联合优势在疫情期间更加明显。去年1月末,新冠疫情暴发,汉华中文学校反应迅速,2月初便停止线下授课,并最早开通网上授课。随后,周开雰通过中文学校联合总会的线上会议,与各校校长分享了经验。经过几轮讨论和培训,2月底,全德国的中文学校都快速跟进,开通线上课堂,使得在德华人孩子的中文学习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德国的普通学校,直到全面停课数月后,经过无数轮讨论和争吵,才逐渐普及线上授课。

有家人、朋友不能理解她为了办中文学校而放弃成功的贸易公司。周开雰自己也曾经说不清楚是否值得。但有一次,她和先生被邀请去一个已毕业的孩子家。学生住得离汉堡很远,过去数年来每个周末都往返3小时到汉堡上中文课。孩子如今能熟练运用中文生活和工作,这让周开雰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