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想象中,未来的就诊能有多“智慧”?
是一眼就可以做出疾病诊断的火眼金睛?是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完成一套治疗方案设计的最强大脑?还是在手术室玩转各类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奇异博士”?如今,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医疗”进入临床早已不满足于在院内单点的产品开发。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商汤科技,感受AI如何全面赋能临床诊疗和就医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有效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智慧运营 摆脱“三长一短”烦恼
去医院看病,总会担心自己遇上“三长一短”的烦恼: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商汤科技自主研发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里,“医院智慧运营”系统或许能帮你摆脱这样的情况。
看病先得实名建档,医院APP嵌入了活体检测、质量检测及身份证OCR能力,并通过调用第三方权威数据,使得患者远程就能完成人脸建档。之后,你就能“一脸畅行院内”了——在自助终端或挂号窗口,通过人脸搜索确定患者身份,实现无卡挂号;完成挂号的患者,其照片即时同步至对应科室楼层的前端抓拍机,当患者走进该区域时自动加入候诊队列,实现无感排号;在诊室门口架设人脸门禁,对进入诊室的人员予以管控,支持家属关联及特殊情况快速通道,从而既规范就诊秩序,又有效防范医闹事件;在自助终端或挂号窗口,通过人脸支付方式完成就诊费用的付款,提升患者体验。当然,在检验科窗口、B超室、CT室、放射科等检查科室同样增设了人脸核验设备,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份核验。综合医院科室往往分布在不同楼里,对上了年纪的病人来说,找寻也要花点时间精力。“医院智慧运营”系统通过AR技术对室内场景进行实时渲染,为患者提供基于实景的AR导航,还有虚拟数字人可与患者进行交流互动,提供健康咨询、常见问题解答等帮助。
智慧诊疗平台 影像数据三维可视
作为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的另一位“主力军”,“智慧诊疗平台”则立足医疗大数据,由高并发三维渲染能力及丰富的临床AI应用两大引擎驱动,全面满足影像科、骨科、肝外科、心内科、病理科、胸外科、放疗科等多科室的临床诊疗需求。
智慧诊疗平台可落地于医院的影像科或信息科,在原始数据不被传输的情况下,该平台采用自研的高性能远程三维渲染的技术,将医疗影像数据以丰富的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医生,并能提供包括CPR曲面重建、高清VR三维体渲染及智能三维手术路径规划等便捷且实时的功能,满足医生从临床诊断、手术规划到术前模拟的全流程需求。
记者了解到,智慧诊疗平台已在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众多三甲医院落地,成为了医生的“好帮手”。
智慧健康云 线上诊疗灵活便捷
研发人员还向记者展示了“智慧健康云解决方案”。“通过将丰富的医疗人工智能应用搭建于区域级互联网数据中心或公有云服务,我们能提供灵活覆盖不同医疗场景的智慧解决方案。”研发人员介绍,“针对单体医院,可提升多临床科室诊疗效能;针对区域卫生系统或医联体,通过建设区域医疗协同智慧平台,提供人工智能诊疗助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利用“智慧健康云”,医生可以灵活便捷地开展线上诊疗服务,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医疗服务响应时间及效率;同时,“智能健康云”还可以实现区域内临床诊断及方案互认,诊疗结果在医疗机构间均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区域内诊疗标准及服务的统一。
展望未来,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表示,“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一方面将加速推动行业专家知识与AI技术的融合,驱动AI医疗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也将不断强化AI在多个临床场景下的应用价值,促进医疗服务从“信息化”向“智慧化”的转型。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