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顺应时代培养多元化公关人才 汲取红色起点的力量 “玉兰花”在夜色中“绽放” 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晒”六年成绩单 领导工人运动的火种在这里点燃
第2版:要闻 2021-05-09

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晒”六年成绩单

可收治病种拓展到四十余种,治疗量居国际粒子机构前列

昨天,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开业六周年。最新数据显示,该院累计治疗出院患者3565例,年治疗量平均增长26.1%,已连续两年年治疗量居国际粒子机构的前列。

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告诉记者:“去年底,医院单日治疗峰值达85人次,月完成治疗出院患者101例,为全球同类机构单日、单月治疗量最多。今年初,我们从最大限度满足肿瘤患者对尖端放疗技术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了诊疗方案和流程,患者入院及治疗等待时间进一步缩短”。

来自上海的郑先生罹患高危前列腺癌,五年前他取消了去日本治疗的计划来到重离子医院,通过专家门诊和院级多学科综合讨论(MDT)评估后,接受了根治性重离子治疗,随访至今,肿瘤得到完全控制,未出现任何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不良反应。5月8日,郑先生和病友微信群的其他几位一起参加了患者“回家”活动。他告诉记者:“我的肿瘤已经治愈了,生活质量很高,心态特别好,病友们每年都会回医院跟医生开茶话会,我还经常跟其他病友分享治疗和康复经验,上海有这么家医院,是患者的福气”。

医院6年来经治的患者中,头颈部肿瘤1827例,胸部肿瘤628例,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肿瘤1110例。采用单纯重离子技术或重离子联合质子技术治疗3381例,占95%,充分运用和发挥了医院同时拥有重离子和质子两种技术的优势。

医院临床上不断突破,可收治病种现已拓展到40余种,同时围绕我国发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等“5+1”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目前“5+1”重点病种患者数占了全院出院患者总数的64.8%。

医院持续推进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在国内的标准化、规范化应用,现质子重离子治疗临床标准规范(SOP)已拓展至62项,放射治疗计划和实施SOP达68项,这些“上海重离子”经验和粒子诊疗“中国方案”已成为国内或国外质子重离子放疗领域的应用指南和标准。

围绕突破重点病种、提升重离子治疗比例和减少治疗总次数等临床关键问题,医院临床团队已开展了五十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及实践,包括医院首创局部复发鼻咽癌重离子再次放疗、质子重离子治疗早期肺癌攻关、重离子治疗前列腺癌放射剂量及治疗次数优化攻关、国内首例坐姿重离子颅底脊索瘤放疗、首例重离子治疗眼部脉络膜黑色素瘤、首例质子治疗眼部疾病(湿性眼底黄斑变性)等,都实现了突破。

此外,医院还建立了“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训基地”,作为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孵化器”,多年来开设国家级和上海市各类粒子放射物理、放射治疗技术培训课程,为国内同类在建机构培训了十多批粒子专业人员。

对“隐形医生”粒子物理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创设并实施了五级物理师能级体系并晋升聘任机制,已完成近20名中国籍“本土化”物理师的能级聘任。医院党委书记吴晓峰告诉记者:“在这之前,粒子物理师在国内没有完全对应的职称序列,我们作为探路者,要打造一个物理师专业人才培养的模板,所以做了这么一个制度创新,解决了他们职业发展的痛点,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本土化’首席物理师。”

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