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共话防灾化险  同筑安全基石 黄山脚下浙江农民圆了“红馆”梦
第11版:长三角/视点 2021-05-11

共话防灾化险 同筑安全基石

在日前举行的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上,11场论坛类同期活动各具特色,专家学者、政府及企业管理者围绕航空救援、水上应急、应急通讯保障、石油化工、矿山通风、核辐射防护等,共话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城市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安全已成为城市治理中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的命题,灾害的城市放大效应,给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通过视频致辞表示,防范化解城市灾害风险是城市安全和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抓好应急管理工作既需要传统的人力和物力,更需要‘现代科技’这个智力来赋能增效。抓好应急管理要坚持顶层设计为先导,智慧科技上为攻关,不断完善政策导向,广泛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各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促进应急管理全周期的高效回路。”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桂余才在“长三角智慧应急管理论坛”中致辞。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安全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汪黎明表示。

“科技创新是推进城市安全治理和应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应进一步加大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科技研发投入并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科技创新螺旋推动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优化,共同构筑起从事前到事发、事中及事后的全流程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辰安科技首席科学家范维澄院士指出。

“打造超大韧性城市对城市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当灾害或突发事件在城市发生时,韧性城市能否及时感知、快速应对,迅速恢复,保持城市基本正常运行,并通过自我调节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对于城市安全至关重要。韧性城市通过能够抵抗地震、台风,甚至是疫情等突发灾害,让城市居民人人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院士以“全域三维韧性(韧性城市)——城市安全之基石”为主题演讲。

“建设‘韧性城市’,是当今世界在城市建设发展上遵循的重要原则。要以增强城市韧性为导向,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在事故灾难、重大疫情、社会冲突甚至战争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恢复常态和学习提升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民众安全。”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阿诺德.豪伊特(Arnold M.Howitt)教授在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主旨高峰论坛中发表视频演讲。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港口最密集、通航环境最为复杂的水域之一。长三角水上应急救援工作,必须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下好协同应对‘先手棋’,打造水上应急救援新高地。”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应急办主任李国平在“长三角水上应急救援论坛”上主旨发言。

“航空应急救援装备是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航空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已初步形成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产品谱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在“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发展论坛”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内需拉动、服务先导、模式创新、终端带动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需双方共同发力,加快推动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需要夯实数字化‘新基座’,推动公共安全信息化新发展。通过加强基础通信能力、物联网感知、AI能力开放、大数据应用等平台,为千行百业赋能,比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域。”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宏表示,大量的传感设备通过NB-IoT物联网、4G/5G网络等连接入网,推动海量数据采集成为现实,同时随着我国光纤接入水平的大幅提升,使得数字化转型在网络侧有了坚实的基础,不再是瓶颈。李一能 整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