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在演讲 本版摄影 记者 孙中钦
张文宏称,普遍接种疫苗,人类才能跑赢病毒
“世界如果不共享疫苗,病毒将会共享世界。”昨天,浦江创新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的观点引发共识,他强调,战胜新冠最好的办法就是“苗苗苗苗苗”,“疫苗是控制新冠流行的法宝,是恢复经济生产的强心针和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剂”。
普遍接种跑赢病毒
“新冠病毒出现并不奇怪,它是第7个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发生重组,因此要做好未来covid-XY出现的准备。”高福院士说。新冠病毒到底是哪里来,中间宿主是谁,还有许多未知问题按照既有知识仍不足以回答。但即便如此,人类与病毒之间的“猫鼠游戏”并非没有胜算,法宝就是疫苗。从新冠疫情暴发至今,科学家一直在“向科学要答案”,如今仍在追求更有效力的疫苗,高福院士提到,通用型疫苗的研发是科学界共同的目标,而mRNA疫苗带来无限遐想空间,中国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这一领域抓住时机发挥创新力。
为什么要通过接种疫苗让人人享有免疫预防,而不能“消灭病毒”?“只要存在1例,就不能说‘消灭’。还有一些国家现在仍每天都有大量新增新冠病例,所以每个国家都必须接种疫苗,否则将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灾难性事件发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说,“普遍接种疫苗,人类才能跑赢病毒。”他提到HPV、轮状病毒、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感染会带来大量的发病和死亡,如果预防这些病原感染引起疾病的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可以大幅度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但是这些疾病中国疫苗接种率不高,应对疫苗全流程管理进行充分研究,加大科普消除公众疑虑,全面推动疫苗可及性。
发挥公卫“筑坝”功能
通过公共卫生响应,上海本地病例的平均确诊时间仅1.3天,每天核酸检测能力快速扩展到77万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长,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教授说,正是一系列“快、早、准、全、暖”的举措,取得极佳的应对效果,“中国经验证明了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无法独善其身。吴凡认为,团结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促进全球健康公平,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一槌定音”的实验室检定能力、公共卫生科学研究能力和信息利用与循证决策能力,发挥公共卫生的“筑坝”功能,从源头上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减少发病、延缓重病,让医疗卫生体系减负、提质、增效。
“由于疫苗分配不公,全球75%的新冠疫苗流向了10个富裕国家,至今仍有低收入国家难以获得新冠肺炎疫苗,这可能导致全球因疫情导致死亡的人数翻番。”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深中国战略顾问、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戴维仁透露,盖茨基金会已承诺投入18亿美元应对新冠疫情,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开展临床试验和提高疫苗产能,并确保疫苗得到公平分配,特别是重点针对低收入国家能负担的产品以及产业链和公共卫生系统提供支持。“而在疫苗公平分配方面,中国始终是强大的合作伙伴。”他说。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