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星空(中国画) 大篷车轮 和平年代的“王成” 电影之恋 “包场”
第20版:夜光杯 2021-06-22

大篷车轮

圣刚

家屋外墙一角,依立着一个旧时的大篷车轮。它日晒雨淋十二年,是房屋的前主人留下的。之前的情况不清楚,我们搬进来以后,没人注意过它的存在。

它有多少年了?有过怎样的经历?上周末,我突然对它好奇起来。无声无息的车轮好像懂我的心思,仿佛在说:“都刻在我的身上”。车轮木铁混搭。木质的轮轴皲裂,中央嵌有铁管,轴外包着两道铁圈;十二根木支杆,基本完好;木轮圈一处断开,外周包着的铁质轮胎完整。这锈蚀斑斑表象的背后是什么?

据查,像由这样的轮子组成的大篷车,最早出现于1717年的宾夕法尼亚州,由德国来的移民沿用欧洲技术打造。大篷车人货两用,由马、驴、牛拖,或人力拉行,用于早期移民的日常生活、农作或军事,是那个年代主要的运输工具。自1869年第一条跨州铁路建成后,大篷车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到大篷车,让人联想到一段历史。1830年,美国政府通过《印地安人迁移法》。该法律规定,但凡住在美国东部的土著居民,必须向密西西比河的西侧迁移。之后,又进一步迫使他们朝加州方向迁移。其目的都是为了给新来的白人移民腾地。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印地安人自然不愿意,拒绝离开,结果近千人遭到枪杀。无奈,他们只好拖儿带女拿着细软,背井离乡。烈日或寒风中,几十辆乃至上百辆大篷车的车队,浩浩荡荡,在漫天尘埃中随着印地安人的眼泪,向西颠簸滚动。据记载,在该法律实施的三十年中,有六万印地安人被迫西迁,一万三千人因饥饿、寒冬、疾病死于路上。

大篷车虽然早被时代淘汰,但它们是美国历史中黑暗阶段的经历者。

想到这些,我要将大篷车轮保护起来,它几百年饱经沧桑,算得上是一件老古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