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曾培
一篇文章中写到这样一件事:某市一家半自助性饭馆,顾客自己选菜,按菜付款,饭则管够,不再计价。一般说来,如今人的饭量不大,吃了一碗少有再添的。然而,那天却有几个穿着像农民工的中年男子每人只花8元钱买了一盘茄子,坐在角落里埋头大口吃饭,悄悄到饭桶添了一碗又一碗,随后快速离开。
显然,这几位食客囊中羞涩,他们光顾这家半自助性饭馆,正是看中它的“吃饭不要钱”。然而,他们也担心吃得太多或许会引起老板冷眼相对,因而悄悄地进来,快速地离开。这一切并未逃过饭馆老板和员工的眼睛,但他们却都“视而不见”,没有一句讽刺干预的话,而是任他们安静吃饭,随意添饭。文章作者赞赏道:这是可敬的“视而不见”。
诚然。其所以“视而不见”,是因为他们有更深的见识,“见”到了什么?下面再说。这家半自助饭馆采取“吃饭不要钱”的措施,并非创新,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营销手法。1947年夏,我从家乡安徽到南京考高中,因家道中落,生活拮据,带的盘缠很少,我在南京只能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个用,晚上铺一条草席睡在带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安徽会馆内,一日三餐则缩成两餐,早中饭合并一顿吃。我总是到有卖客饭的小饭馆去,因为客饭比较便宜,菜有定量,饭却不限,我正可以一顿饭当两顿吃。
这种经营方法对饭店来说,因为能吸引更多的客源,总体上还是有益于生意的,有助于促进创收。自然,如果遇到像我这样意在能多吃点饭的人,就单笔生意来说,饭店也可能要赔的。这时,一些老板往往会冷眼注视这样的食客,甚至用“你真能吃呵”一类的冷言冷语进行讽刺,让你坐立不安,食不甘味,不敢多添饭。我就受到过这样的冷遇,为避免老板的不悦冷淡,精神上免受伤害,我一般不在同一家饭店吃两次,而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自然,也有上面所说的那种“视而不见”、富有善心的老板,他们不是没看见那些一再添饭的顾客,而是知道这些人贫穷,为生计所迫。他们所以采用“吃饭不要钱”的经营方法,固然是为了吸引更多顾客进行消费,同时也基于爱心,想对生活困难者给予一定帮助,好在花费不多,在经营上是可以以丰补歉的。他们知道,人是有尊严的,是不愿吃“嗟来之食”的。《礼记·檀弓下》记载的那位求食者,是“蒙袂辑屦”向施食者黔敖走来的,就是说是用衣袖遮着脸来求食的,也就是说,他是不希望别人张扬的,而黔敖却傲慢地大声说:“嗟!来食”。那位重视尊严的饿者,容不得这样的侮辱,宁可饿死也未食这“嗟来之食”。这一故事表明,我们要重视人的尊严,哪怕你是施恩人,也不能不顾及受助人的尊严与感受。
这里,正显示了那位“视而不见”老板的可贵的“见识”,他“见”到的正是人的尊严,“识”到即使做慈善,也不可搞侮辱性施舍,而必须以仁慈爱怜之心进行。自然,他的“视而不见”,远没有达到慈善事业所要求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度,但他的前行方向是正确的。
这启示人们,慈善行为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不宜大轰大闹。有些向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士捐款捐物的人,喜欢受捐人拿着他们所捐的钱物公开向他们表示感谢。这是利用慈善作秀,有损受助者尊严,是不可取的。前些年,有位企业家向低收入人士发红包,要受赠人排队上台领取,遭到了非议,指出其这样做是一种慈善暴力,后改由民间组织代为发放,保护了受赠人的尊严。类似事件的教训,促进了许多人的慈善行为以静悄悄的方式推行,从而有力地减少了社会上“嗟来之食”的现象。据说,长沙有一家饺子店最近发出公告,说谁如果饮食上一时有难处,可以到该店,“告诉店员来一份‘单人饺子’,吃完走就好了,不必客气”。这样扶贫济困的商家,就更显得行善静悄悄,更加人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