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 百集融媒体产品82 “四个深刻改变”体现伟大贡献 与中国空间站同行的岁月 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政党舞台中心
第4版:要闻 2021-06-28

与中国空间站同行的岁月

细数航天女将葛茂艳二三事

葛茂艳为中国空间站点赞

从2012年空间站方案论证到2021年天和核心舱发射,中国终于迎来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空间站。看着自己亲自打造的产品上天,上海航天天和核心舱电源分系统团队激动万分,作为其中的一员,副主任设计师葛茂艳说:“从立项论证开始,我经历了关键技术攻关、初样研制、正样设计,一直到发射场后各阶段的研制工作,看到它们驶向遥远的太空,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监控数千个参数

作为空间站六大平台关键系统之一,天和核心舱电源分系统为空间站提供不间断的可靠稳定电力供应,这关乎空间站和航天员的安全。因此,研制工作要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让电源产品满足在轨十多年的运行寿命,从系统级测试再到整舱级测试,葛茂艳付出大量心血。按照要求,电源分系统所有正样产品都要整舱加电2000个小时以上,从早8点到晚8点的12个小时里,需要不间断地对电源分系统设备监控,实时关注天和舱的用电安全性。天和核心舱电源分系统2521个参数,472个指令,她需要在监视器中仔细判读,清楚每一个参数的变化范围和指令的影响结果,预判出可能会出现的每一个异常点。巨大的工作量背后,是她和团队脚踏实地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搞载人航天工程,尤其需要用心、细心、专心。分系统联试工作中,葛茂艳作为整个联试工作的指挥,总能迅速识别型号研制中的风险点,制定出有效全面的措施,有效推进整个联试项目的顺利进行。团队在她的指挥和安排下,联试有条不紊,天和核心舱电源分系统的30台产品顺利交付。

工作十多年里,她总是在型号任务需要时,扛起自己的责任冲在最前面。新冠肺炎病毒突然来袭之际,正值天和核心舱在文昌开展合练,葛茂艳主动请缨,组建“空间站电源分系统合练团队”赶赴一线。在全国“白衣天使”向武汉集结的时候,她也戴起口罩,背起行囊,向中国空间站腾飞之地集结。

出差加班成常态

面对型号任务紧、工作强度大、任务时间紧等特点,葛茂艳这几年不是在出差外地的路上,就是在上海加班加点中度过。

孩子不到10个月大时,因为自己主管的第一个型号任务需要,葛茂艳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发射基地,一呆就是三个月,她却淡淡地说:“这次任务发射的当天刚好是宝宝的一周岁生日,很有纪念意义。”当父亲检查出肺癌时,葛茂艳却在海南文昌基地驻扎,不能回家照顾。出差回来后,正值空间站最忙碌的阶段,葛茂艳在不耽误工作的同时,还要挤出时间周末飞往青岛老家,看望照顾父亲。

2021年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元年,更是中国载人航天刷新高度、创造奇迹的一年。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葛茂艳这样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平凡玫瑰汇集在一起,才让中国航天展现出一次次夺目的风采。“能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上印上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脚印,感觉这一切都是美好的。”

本报记者 叶薇 通讯员 曹万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