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嵊泗人今后能“喝好水”了 在丝绸之府赴光影盛宴 百年沪太路“拓开”同城化
第14版:长三角/万象 2021-07-06

百年沪太路“拓开”同城化

太仓打造苏州对接上海枢纽门户城市

太仓科教新城天镜湖

从太仓市浏河镇到上海,有一条沪太路,这是上海通往江苏的第一条公路,始建于1921年。一百年后的今天,沪太路已成为太仓“融入上海”战略的重要通道之一。

近日,“百年沪太路 启航新征程”沪太路建成百年纪念展上,回顾了从煤渣路、石子路、水泥路到柏油路,历经百年风雨的沪太路,见证了上海和太仓两座城市的融合发展。

如今,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苏同城化”持续推进,太仓正打造对接上海枢纽门户城市。

双城生活零距离

“不是上海,却在上海。”这是很多人对太仓与上海关系的概括。作为上海的近邻,太仓与上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以来,太仓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得益于上海的辐射与支持,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太仓企业正是在自发对接上海过程中,招引来了人才,攻克了技术难关,打开了国内、国外市场,逐步成长壮大。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大开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太仓受到上海改革发展影响力的辐射日益强烈,与上海之间的往来合作愈发亲密。

2009年12月31日,沪太快线朝阳路站至嘉定北站开通,太仓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了无缝对接。目前,太仓市已开通对接上海轨道交通的沪太快线5条,省际客运班次及公交线路也在持续加密中。

如果说,沪太公交客运代表着连接两座城市的交通1.0时代,G15沈海高速则进入了2.0时代,而去年开通运营的沪苏通铁路更是将“沪太同城”跃升到3.0版本,从太仓出发26分钟可到达虹桥枢纽。近年来,太仓的产业发展积极对接上海,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太仓落户,催生了大批“跨省上班族”:生活在上海,每天“跨省”到太仓上班,过起了双城生活。

同时,在去年沪太通关一体化全面落地的推动下,太仓港与上海洋山港实现“联动接卸”,成为全国率先实现跨省通关一体化的港口。太仓港因此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重要集装箱干线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省港口第一位。

深度融入大虹桥

随着今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处于北向拓展带的太仓,毗邻虹桥商务区,具备良好的港口和陆路运输条件,新型国际贸易初具规模,协同发展空间较大,是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将成为大虹桥“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的重要一环。

顺应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时代趋势,站在提升城市能级、深度融入上海的战略高度,规划建设娄江新城的构想在太仓应运而生。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曾表示,娄江新城是太仓把握城市未来、提升城市能级的历史性工程,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前沿阵地。

今年4月,娄江新城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太仓将把娄江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中德合作示范区、临沪智能制造集聚区、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区、虹桥商务核心配套区”,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德创新城”。

实际上,在娄江新城重大战略完全铺开之前,太仓已经是一片德企高地,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再到2019年舍弗勒新基地在太仓动工,这里已经汇聚了380多家德资企业,是中国集聚德资企业最多的县级市,这些企业一年的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大树下种碧螺春

眼下,娄江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努力打造成为虹桥商务核心配套区、上海五个新城“姐妹城”。

沪苏通铁路太仓站开通运营,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上海嘉闵线北延伸太仓段)开工建设,“5+1”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位于太仓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内的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即将启用;上海世外、瑞金医院等优质资源签约落户。上海嘉闵线(含北延伸)作为沪苏首条跨省城际铁路,将实现与沪通铁路换乘。娄江新城正强势崛起,展露“未来城市”的雏形。

从对接上海、接轨上海到融入上海,再到沪太同城,太仓正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德合作、自主创新等战略机遇和国家任务,精准定位“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在各领域持续发力,主动作为,在“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

本报记者 唐闻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