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花博会掠影 映日荷花别样红(团扇) 蛋糕一起吃 黑夜,万人,唱《灯塔》 陈毅市长与一大会址 万宜坊的共产党员
第20版:夜光杯 2021-07-06

万宜坊的共产党员

袁念琪

1981年的一个夜晚,第一次走进重庆南路205弄万宜坊。住那的朋友说,邹韬奋住过这。那时,弄堂口无“韬奋纪念馆”匾额。名列“七君子”的他,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医院;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住过万宜坊的共产党员,除邹韬奋,还有蒋光慈、钱杏邨(阿英)、胡也频、丁玲。巧的是,他们都在1930年入住。蒋光慈和钱杏邨住38号,钱住2楼,3楼蒋光慈和吴似鸿。在蒋光慈影响下,钱杏邨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4号住邹韬奋,胡也频和丁玲在60号。

住万宜坊的日子,对蒋光慈、钱杏邨、胡也频、丁玲这些作家来说,1930年的大事是左联成立。钱杏邨当选常委和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常委,蒋光慈为候补常委并负责《拓荒者》,胡也频任工农兵通信委员会主席、代表左联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并当选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大会代表,丁玲任《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

蒋光慈在万宜坊的日子,是他生命大起大落之时。1930年6月,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下,左联搞“飞行集会”等,造成无谓牺牲;蒋光慈拒不参加。而他的写作不认为是工作,要到南京路暴动才算。这位在中共成立翌年入党,与刘少奇等在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共读的老共产党员,做出退党抉择;换来1930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的《没落的小资产阶级蒋光慈被共产党开除党籍》。11月,蒋光慈抱病完成反映1927年湖南农运和井冈山斗争的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被视为红色经典作品开山作。

在万宜坊的胡也频、丁玲是先甜后苦。胡也频1930年11月入党,丁玲完成第一部长篇《韦护》,并在丈夫入党这月8日生儿。1931年1月8日,在万宜坊拍下全家福。九天后,胡没回家。第二天,好友沈从文赶来相告:昨天下午,人在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28岁的胡也频就义龙华。

胡也频死后,丁玲离开万宜坊。同年8月31日,开除党籍十个月后的蒋光慈,被肺结核夺去30岁的生命。郁达夫说:“光慈之死,所受的精神上的打击,要比身体上的打击更足以致他的命。”

蒋光慈以“蒋资川”名葬江湾公墓,无墓碑。1953年5月23日迁虹桥公墓,上海市长陈毅题写“作家蒋光慈之墓”。1957年,安徽省民政部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住万宜坊最短是胡也频和蒋光慈,邹韬奋住得最长,自1930年到1936年11月22日被捕。貌似6年,实不足4年。1933年7月到1935年8月流亡海外两年多,1936年又赴港一段日子。万国储蓄会1923年兴建的万宜坊,属新式里弄单开间式住宅。邹韬奋家底楼会客室兼餐室,二楼前楼为他卧室,写作在7平方米亭子间。三楼大、小卧室分住小女与母亲。

那时,邹韬奋虽不是共产党员,却已像共产党员那样战斗。1926年10月,接手《生活》周刊;办刊宗旨从传播职业界资讯和教育变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韬奋”就是此时所起笔名,“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他一生主办6次报刊、2家书店,多在住万宜坊时。平时,除去离家不远的环龙路(今南昌路)华龙路(今雁荡路)的《生活》社,多在家中编刊写时评。毛泽东赞道:“我们干革命有两支队伍,武的是八路军,文的是邹韬奋在上海办刊物,开书店。”

也是住这后,邹韬奋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为执行委员。1936年11月22日深夜,万宜坊宁静打破,国民党军警抓走邹韬奋。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等6人同天被捕,史称“七君子事件”。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出狱;邹韬奋搬离万宜坊。

万宜坊有4排砖混结构房屋。邹韬奋与胡也频、丁玲同在南二排,先过邹家,才到最东端胡丁家;两家都在弄内拍过全家福。蒋光慈和钱杏邨住隔壁南三排,蒋光慈知胡也频这邻居,“和我们单隔着一条弄堂,走几步就到了。”虽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但不见往来记录。其实,钱杏邨“五四”时就认识邹韬奋,他为上海中华工业专门学校学生代表参加上海学联,与交大学生邹韬奋同编学联的《日刊》。

住过万宜坊的共产党员,沐浴新中国阳光的只有钱杏邨和丁玲。1977年6月17日,77岁的钱杏邨逝世于首都医院。九年后的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离世,享年82岁。1984年,中组部《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中,称她为:“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钱杏邨、丁玲这两位老共产党员历经磨难却不变信念,实为万宜坊共产党员的骄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