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三晋陶文拓本题签 还原 荸荠的味道 十大宾馆 学车记 绍兴,不是只有越王勾践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1-07-25

绍兴,不是只有越王勾践

管国忠

虽然绍兴去过无数次,但今年暑假教师疗休养,绍兴仍是我的首选之地。

每次到这古老的绍兴,不由会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是李白的怀古之作。此诗首句“越王勾践破吴归”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著名。而李白在诗中却没有去追述这个为人所热衷的题材,而是换了一个角度,写出灭吴后班师回朝的越王及其将士,锦衣还故乡,热闹非凡的场面,二十年的耻辱,一朝终于洗净,胜利的欢欣与胜利的沉醉同时流露出来。诗人急转一笔,写了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地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

因为有这个“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其实,绍兴,不是只有越王勾践!

此次在绍兴,听说了另外一位绍兴人徐锡麟的故事。

徐锡麟1873年生于绍兴,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到浙东联络会党,又在绍兴办大通学堂,招会党头目接受操练,借此积蓄革命力量。后来与陶成章等人商量,花钱买官职,以求深入官场掌握军权,从官场内部闹革命。徐锡麟就是纳粟捐官,以道员分发安徽候补,在巡警处供职。1907年与女革命党人浙江同盟会负责人秋瑾联系,准备于浙、皖两省同时起义。部署未定,嵊县等地会党先期发难失败。徐锡麟在1907年7月6日,仓促举事,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孤军力薄,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从发动到失败,只有7个小时,但是最具震撼力的功绩,就是击毙了清朝地方大员、安徽省巡抚恩铭。7月6日夜晚,被捕的徐锡麟接受审讯。主审的藩司冯煦和臬司毓秀喝令徐锡麟下跪,徐锡麟却淡然一笑,盘腿坐在地上。看着这个一派斯文、表情轻松的革命党人,审讯者面面相觑,一时无从措辞。当天深夜,在安庆抚院东辕门外刑场,几个刽子手手执铁锤,先把徐锡麟睾丸砸烂,再剖腹取出心脏。一个即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反动王朝,在末日之前总有百倍的野蛮。

敢于拼搏、勇于斗争,不惧失败、不怕屈辱,是绍兴人的精神品格,不是只有越王勾践才会“卧薪尝胆”。

我们今天看到的绍兴,其底色是温柔水乡,实质却染透了“卧薪尝胆”的坚毅,尽显出磊落风骨。这风骨代代相传,孕育出一代代爱国志士,他们挺起铮铮铁骨,成了国人心中的“楷模”。除了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外,还有广为人知的书圣王羲之、“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四明狂客”贺知章、爱国诗人陆游、“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阳明、“青藤画派”鼻祖徐渭、近代教育家蔡元培、鉴湖侠女秋瑾、和平老人邵力子、革命烈士俞秀松、被国人们称为“民族魂”的鲁迅……

绍兴,随处都能发现掷地有声的风骨,不是只有越王勾践。越王勾践成就了绍兴,绍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不惧失败、不怕屈辱,敢于拼搏、坚毅前行的“绍兴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