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旭
今年的8月15日是我参军一个甲子的纪念日。我是千千万万退伍兵中普通一员,然而,入伍一甲子纪念日,毕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节点,值得回忆。
60年前,实际年龄不足18岁的我,走出学校,穿上军装,怀着一腔热血奔向军营。新兵连集训时,我被指定为班长。出操、队列训练、生活作息,除了自己一举一动作出表率以外,还要协助管理全班人员,关心他人。有一回出操跑步时,我不慎踩到碎玻璃,非但扎穿鞋底,脚底也渗出鲜血,但我未吭声,坚持跑完全程,才去卫生室消毒包扎。首长得知,在当天晚点名时,指名表扬我,新兵就具有“轻伤不下火线”的勇敢精神。
此仅新兵的小小序曲而已,真正的考验来了。分入步兵连队不满一月,全连外出野营拉练,目标枫岭头。虽说节气早已入秋,可江西山道并不好走,上山爬坡,耗费体力可想而知。由于路窄,队伍早变成一路纵队。部队人人全副武装,背包、挎包、武器、弹药,外加颈肩的环形米袋,负重前行。班长、老兵,久经锻炼,步履速度不减。我,一个上海入伍的学生兵,便相形见绌了。气喘吁吁不说,背包、装备往下沉,步子迈不开,速度明显慢下来。班长似乎早有准备,命班里个子大、体力壮的两位老兵,分担了我的背包和米袋,可武器、弹药必须自己携带。偏偏连长在前头厉声下令:发现“敌情”,跑步前进!我踉踉跄跄,终于掉队了,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幸亏副班长一路跟着我,鼓励帮助我,才坚持到达目的地。晚上全连队在仓库开会,连长在油灯下总结,还不指名、委婉地表扬了我。其实呢,我心里明白,与真正的钢铁战士差距好大呀,特别是思想差距。
诚然,高中文化的城市兵也有某些长处,比如学习、文体等。班排读报、交流学习心得、给报社写稿;晚点名、军人大会、露天电影前的指挥唱歌等,几乎非我莫属。尤其是我爱好下棋和打乒乓运动,屡次代表连队和团部外出比赛,为部队争得荣誉。有一桩引以自豪的经历值得一提,那就是部队换武器,我当了小教官。一日,连首长把我叫到连部,对我下令:“小陈,你文化高、记忆力好,接受能力强,笔杆子又快,连里命你去团集训队学习新式武器,回来教我们全连。”接受此命令,我内心既感激动光荣,又觉责任重大。半月后,我学成归连,上课前一天,我备好教案,将思路理一遍,还在课堂布置好射击学理、分解结合两张挂图,全连干部战士百多号人,齐刷刷坐在下面,听我讲解新武器的性能、原理以及操作要领,并示范表演了新武器的分解结合。一周后,连队顺利上交旧武器,正式使用新武器。我呢,还在日后的训练中,实弹射击名列第一……
戎马倥偬,时光如流。脱下军装的日子里,我时常静思往事。前几年,社区组织给我颁发了“光荣之家”的匾牌。我凝望着匾牌,回眸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信念油然而起:有生之年,当老而弥坚,初心如磐,思想上永远保持兵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