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养老,你愿站着还是躺着(中)
第20版:金色池塘 2021-08-06

养老,你愿站着还是躺着(中)

摄影/叶 奇

关注“新民银发社区”,就是关心自己,关心父母,关心父母的父母

成为老人的艺术算不了什么,真正的艺术在于战胜衰老。 ——歌德

编者按: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眉眼低垂,你愿意过怎样的生活,站着还是躺着?这一期的作者正在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站着”。他们说,想美,趁现在;想行动,趁现在。有人愿用画笔和一颗赤诚的公益心,让夕阳更火红;也有人愿奔着老去,不断挑战自己。养老的方式不同,但有一个观点是相同的:一个身心芬芳的老人,至少可以活出精彩,更加延年益寿!

在奔跑中老去

叶良骏

我退休那天,曾写一文遍告诸友:“要为自己活几年。”这以后,我一直按这个心愿,设计自己的老境。一年年地过去,越来越多的朋友劝:“你已老,不该这么拼了!”我没在拼啊,只是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因为老了,才更要抓紧时间。

于是,我像陀螺一样飞快地转:除了擅长的散文,我还写纪实、报告文学,书一本本地出版。跨界当编剧,每年推出一部新戏;策划戏剧进校园,为从未上过舞台的中学生圆了表演梦;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心灵受伤的孩子感受世界的温暖;从专讲陶行知拓展成有各类主题的系列讲座……一直忙到年过古稀,至今,我还没忙完。朋友约我去踏青,我没空;文友邀我喝茶,我失约;家人计划旅游,因我缺席而取消……坐在阳台上,切盘香梨,听小夜曲赏月,不知是哪年的事了。我把日程排得满满,只恨时间不够,只怨自己没三头六臂,总有新的计划要实践,总有梦可以追。我没空计较成败得失,无暇细品风霜雨雪,因此,活得简单,干得自在。

老,是自然规律,像人生每个阶段一样,不请自来,逃亦无路。如何度过,是各有活法。站着、坐着、躺着,只要适合自己,都不错。对我来说,既已定下“为自己活几年”,就按此初衷跟着心的指引,把爱做的事做到极致。这,与名利无关,也不是夺人眼球,只想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创造到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谁说黄昏不美?晚霞映红天空,照样璀璨夺目。陶行知先生说:“人活的时候少,死的时候多,如果在活着时,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少就变成了多!”像我这样的老人很多,我称其为“不退休的人”。因为所剩时间有限,我们抓紧一切机会,为人生之路留下最后的履痕,把少变成了多。

奔着老去,不断挑战自己,是积极的养老方式。春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我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老了,仍要试着美丽

还一平

年少时,我读过陈学昭的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一直记着那句“只要生活着,工作着,总是美丽的”,一晃半个世纪过去,我退休了,终于有了如释重负的轻快:再也不用早起上班,可以睡到自然醒,但我不想就这么老去,老了的生活依然可以丰富多彩。

我从小能歌善舞,启蒙“伯乐”是小学教音乐的林老师。退休后,我学起了钢琴,但老人学琴与孩童学琴的身心受益体验全然不同。当每天坐上琴凳,抬臂,让指尖划弹黑白琴键,徜徉在音乐中时我会感动,真切感受到丝丝缕缕的进步与美丽。

几年前有一次在伦敦机场海关排队待办入境,排在我夫妇前面的两位同胞在接待窗口因不懂英语而着急,只见一位工作人员跑来我们队伍旁扬声询问谁能去帮个忙,竟鬼使神差地请我帮忙。当时的我吓了一跳,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退休后,我重拾英语学习,还鼓足勇气报了年轻人热衷的外教口语小班,与一群准备出国拟考雅思的年轻人为伍,老师也是位20多岁的女孩,我班有师生微信群。我们每周一课,每课要上一整天,内容很丰富。课程重点、板书笔记、作业要求等都会在群里作分享互助与交流。我只顾闷头学努力练,能记多少是多少,不为难自己,不在意得失。老师也觉得我学习的认真劲儿不输他人。

父亲生前曾几次跟我说过:年龄大了,想好的事情没时间犹豫了,试试真的去做,再苦也坚持住,努力站着,你想要的,一定会给你!

喵星人相伴的忙碌

张林凤

退休后,日常生活的重点转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感觉如此常态化的生活似乎还缺少点乐趣和灵动,自从家里接纳了喵星人阿黄,犹如结识了一位可爱有灵性的朋友,又增添了一份责任感,养老生活也由此忙碌起来。

我本不愿豢养宠物的,阿黄是女儿带回家的流浪猫。刚来家时,它惊恐地瞪大眼睛,抖动着小小的身躯,直往暗处和角落里钻。与阿黄朝夕相处中,它逐渐与我们熟悉亲近。它的听觉很灵敏,家人外出回家,它能辨别出门外的脚步声,嗖地窜到门口迎接,然后就对着你翻滚撒娇,挤挨过来在你的腿上蹭来蹭去的;当我们议论它时,它瞅瞅这个,看看那个,从我们的表情、语调、动作上来判断是否对它有利。每天早晨,它会在最早起床的老公身后跟进跟出的,老公问它:“是想吃饭吗?”它会“喵——呜”拉长声音,嗲嗲地回应。

阿黄成为我家得宠的喵星人,它也因此肆无忌惮,以致上演了老公与它斗智的故事。家里衣橱门是移动的,稍不留神,它就用小爪子扒开衣橱门,隐身橱中。老公网购“磁性移门门吸”,得意地对我宣称,阿黄再也扒不开了。但是,当我俩外出回家,不见门口迎接的阿黄时,情知不妙,果不其然,移门还是被扒开了,门框上留下两个安装磁片的小洞。阿黄小爪子的“拨功”也是了得的,我家所有的花草盆瓶,都经它的“拨功”化作碎片。我阿Q似地对老公、女儿说“不能对它这不许、那不准的,否则,它还有什么乐趣呢?”

我想,当我老到步履蹒跚度日时,有喵星人的相伴,它的善解人意,它的机灵顽皮,它的诉求表达,都会成为我从容快乐老去的激励,养老,找点寄托,别躺下。

让老人的身心芬芳四季

赵荣发

在今年的青年节上,不少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问候语”走红朋友圈:“远征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祝福所有老少青年们,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字里行间,既蕴含了对前辈的浓浓敬意,更传递了对老年人的殷殷鼓励。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有所养、所乐,老有所学、所为,已然成为风尚,而在这“四有”中,老人们普遍把好了一个度,更多地把侧重点落到了“动起来”这个关键点上。

十来年前,我到一所社区老年大学采访,见到一位六旬阿婆。这位土生土长的老农民,在搬到城里和女儿一起居住后,报名参加了居家附近的这所老年大学钢琴班学习。经过近两年的勤学苦练,她硬是从一个不折不扣的“音盲”变身为能弹奏一些简单乐曲的钢琴手,在不少公开场合表演。我在啧啧称奇的同时,写了一篇报道《花甲老农弹起了“苏珊娜”》,结果,阿婆因为这篇报道更加出名,更体现了这件事的感染力。我还写过一位老党员义务修伞的故事。这位老伯退休多年后,因一个偶然事件的触动,开始学习修伞,随后坚持不懈,通过身边找、路上捡、废品站里“淘”等途径,义务修补了不止两千把伞,无偿送到居委、绿化部门等地方,提供给需求者。多年来,老伯获得过一连串的荣誉称号,但面对赞扬,他说得最多的是:“我把伞修好了,也把日子过踏实了,别人开心,我也开心!”

像这样想这样做的老人,还有许许多多,他们都给了我们不少启迪——人之易老,如果体弱多病,当注重保养;但如果身体和精力都还可以,那就还是尽量动起来,并且尽量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自己的身心也随之芬芳四季。一个身心芬芳的老人,至少可以活出精彩,更加延年益寿吧!

行万里路 尽一份力

王文明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有句盛传至今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书画篆刻匠,我拥抱大自然是必修之课,积累充实艺术创作的素材、酝酿奇思妙想的灵感乃本分,所以,近几年退休挣脱了羁绊后,行走大江南北,站着、走着颇有收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欣然接受约稿。春节刚过,我就决定创作一组《长征路上的红一方面军》国画作品。为了画好这组画,我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走起,沿着当年红军长征之路,怀着敬仰的心情,一路踏访、瞻仰了多地的红色旧址,去纪念馆、博物馆参观,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我的视线还触及人们为实现小康而创新奋斗的真实生活场景,获取了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动力。

自步入老年行列后,我认为,通过善行义举,共同帮助有困难的人,为社会做些善事,不失为养老的一种方式。我和几位志同道合者,几乎每年精心选购数千本优质学生读物,通过当地的文联、妇联等组织捐给贫困山区和农村的孩子们。行走的足迹所到之处,我都会义务辅导当地学生绘画书法,并创作作品无偿赠予学校和公益机构。上世纪60年代,未成年的我来到安徽一牧场,恰巧有众多书画大师也在那里,他们与我相识后,给予无私的教诲和授艺,艺术“百家饭”的恩惠、大师们在教学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思想情操深深地影响了我。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尽管已步入老年行列,我将继续用画笔和一颗赤诚的公益心,让夕阳更火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