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绿色低碳品牌约占三成 “光音花园”与老建筑 新引进重点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良好生态让小微企业闯市场有底气
第3版:上海新闻 2021-09-04
政府部门“门好敲” 扶持政策“花样多”

良好生态让小微企业闯市场有底气

一家创始团队只有3个人的民营小微公司,不久前接到国有大型企业久事公交集团抛来的“橄榄枝”,为旗下公交车提供外观检测服务。以此为契机,这家小微公司抓住机遇,凭借机器视觉技术,进军交通领域,打开了业务发展的新天地。大小企业是如何“看对眼”的?故事的缘起来自于一家孵化器团队到公交场站的一次“溜达”。

上海日益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科技服务机构在沪落地生根,它们不仅自己发展壮大,还孵化了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多样化的金融扶持政策,也让小微企业在闯市场的过程中更有底气和信心。

大小企业融通发展

“对很多初创企业来说,紧迫需求是,到哪里能找到客户,持有的技术到哪里能找到应用市场?我们就从这方面发力,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上海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卫冕介绍说,启迪孵化器于2015年在沪落地,发展迅速,目前在上海已有5个孵化基地,服务2600多家企业。“我们初到上海就发现,上海的整体环境、上海企业对创新的理解、对创新的付费习惯,都非常好,大企业有创新的需求,小企业有技术,要找到机会帮他们对接。”

启迪的团队有一次到一家公交场站调研,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技术应用场景。“我们泡在那里,看公交车怎么进出场、如何检修、充电,跟司机、机务人员去聊,还真被我们发现一个重要需求。我们发现司机下车交班前都要对车辆检查,但司机只有一个人,一般进场站时间很晚,很难有足够的热情和自我监督能力,去仔细检查车辆,有些细节光凭一个人根本无法落实。正好我们孵化的企业里有一家就是做机器视觉的,我们就在想能不能用技术的手段实现公交车外观的智能检测。”需求下发后,启迪孵化的企业特别有兴趣,“他们的技术本来是应用在ATM机上的,但近年来ATM机数量日益减少,企业面临生死难关。创始团队苦心钻研,在启迪的帮助下,迅速拿出解决方案,并受到久事公交集团的肯定。”在这个方案中,车辆外部剐蹭、车灯功能性、轮胎磨损等车况都能实现智能化检测和报修,既减轻了司机的负担,又提升了检修的效率和成功率。目前,这套方案已在多个停车场站和20多个公交车站投入使用。这家民营小微企业还评上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帮助小微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启迪要频繁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我们感觉,上海政府部门的‘门好敲’,能把事情踏踏实实做下来。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鼓励培养我们这种服务机构,去帮助大小企业融通发展。”

金融服务“花式”帮扶

成立于2018年的上海多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实力强,项目涵盖人机交互系统、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区块链、量化交易等金融业务仿真系统。

尽管业务真实可靠,竞争力十足,但公司资产相对较少、负债较高,营业收入不高且不稳定,甚至由于合同约定可能致使企业在一整个季度内无营收,这类小微企业以往很难在银行获得贷款。

针对像多羽科技这样的初创型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与建设银行合作,创新推出了“创业组织创业担保贷”这个新贷种。市就业促进中心、市融资担保中心和建行协同配合,实现首单40万元贷款发放。剔除政府贴息贴保,企业实际承担的年化利率仅为2.35%。

在大部分企业的印象里,想从一家银行获得贷款,必须先与这家银行经历1-2年的“蜜月期”,如果从未和这家银行打过交道,贷款又从何说起?如今,在上海,银行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上海汉询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消费品行业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开发、销售、维护一体的小微企业,在建行只有一个办理公积金缴交的非结算账户。然而,企业却从建行获得了110万元的贷款额度,并通过“建行惠懂你”App成功支用。

建行为什么敢给一家没有打过交道的企业发放贷款?依托的就是来自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2019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启动普惠金融应用项目开发工作,联合八家政府部门,向银行业开放与普惠金融密切相关的近400项公共数据,打通“信息孤岛”,为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画像提供权威、丰富、全面的数据支持,进一步增强银行对企业经营能力及信用水平的实时判断。建行上海市分行率先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据合作,上线“沪惠贷”大数据普惠金融产品,提升了小微企业在建行的获贷比例和可贷额度。在线上申请时,企业可通过“建行惠懂你”App,勾选《政府公共数据查询企业授权书》、授权建行获取其在大数据中心的公共数据后,即可轻松申请纯线上信用贷款“沪惠贷”,实时获取可贷额度,操作流程方便快捷。截至2021年6月末,建行上海市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367.56亿元,占比45.07%。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