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黄浦急救分站今“回归” 街头“边角料”变身“口袋花园” 老工人新村焕发新生机 “最南小镇”生活不难
第5版:上海新闻 2021-09-09

老工人新村焕发新生机

曹杨新村促进智慧小区建设,完善数字为老服务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曹杨电影院的退休美工李树德曾掰着手指数过:“一个新村内,2个公园、2座医院,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一应俱全,拥有如此完备配套设施的社区,如今恐怕也寥寥……都说上海要实现出门500米有公园、步行5分钟有公交,这些,曹杨新村早就实现了!”在普陀区近日正式启动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数智普陀专场中,作为数字家园代表场景单位的曹杨新村街道积极参赛,以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为试点,发布了促进智慧小区建设、完善数字为老服务等需求,向全社会发出“英雄帖”,广邀企业参与数字化建设再升级,打造数字家园新样本,让这个“老工人新村”焕发新生机。

当年就规划邻里单位

曹杨新村街道一直是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先行者。去年以来,街道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智慧治理的道路,不仅在全区率先建成了“一网通办”“24小时一网通办自助区”,也是全区最早先行先试建设“一网统管”“智联普陀3.0”平台的单位。今年8月,曹杨一村二工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也已经顺利完工,“老工人新村”正在经历华丽的蜕变。

据悉,曹杨新村街道参与今年的数智普陀专场,正是希望能够在新改造的曹杨一村基础上,探索智慧化社区治理服务的更多可能性,让老小区和老年群体“双老”重现生机和活力。曹杨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带记者参观了街道及曹杨一村的数字化建设情况。从平面图来看,当年的曹杨新村建设布局规划采取了先进的“邻里单位”概念,相当于每个邻里配置本地自由的社区设施,如医院、公园、学校、邮局、电影院等,保证这些设施都坐落在邻里中心步行范围内,居民步行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新村中心。如今,曹杨新村将继续完善其功能格局,进一步铺设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

为独居老人安装安防

作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比例已达43%的社区,曹杨新村街道尤其重视养老服务的保障与完善。

曹杨新村街道负责人介绍,街道一直以“聚焦老年友好 构建适老家园”为目标,致力于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民心工程与市级“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有力对接,与“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有效结合,不断增强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2018年,街道为社区内独居老人安装了红外感应、门磁等智联普陀居家安防四件套。2020年,街道又依托街道城运中心建设,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智联普陀3.0”平台为载体,采集社区60岁以上老人居住、健康、老伙伴结对等养老服务信息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并进行动态更新。无论是养老机构的人流计数、床位数等数据,还是助餐、老伙伴结对等情况,街道都能一手掌握,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跃升。去年,国家公布了139个(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曹杨新村街道名列其中。

在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数智普陀专场中,曹杨新村街道率先参与了数字家园赛道,首次开放曹杨一村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场景,邀请全社会企业贡献智慧与技术,在现有的云服务与数字基础设施之上,打造更好的小区居住环境与社区生态圈,提供更多的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