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黄浦急救分站今“回归” 街头“边角料”变身“口袋花园” 老工人新村焕发新生机 “最南小镇”生活不难
第5版:上海新闻 2021-09-09

黄浦急救分站今“回归”

本报讯(记者 左妍)今天上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黄浦分站经过搬迁重建后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拥有急救分站54个,中心城区院前急救网络框架基本成形,平均每2个街道拥有一个急救分站,平均站间距离小于3公里。

黄浦急救分站原来位于北京西路,是上海急救“老八站”之一。该分站启用于上世纪50年代末,历经多次建设和改革,是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与本市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缩影。

黄浦急救分站主要为周边2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约10万居民提供急救服务,呼叫对象中以老年人居多,还包括大量游客和来沪就医人群。年出车超万车次,业务总量与繁忙程度在中心城区名列前茅。

今年4月召开的推进新闸路二期“旧改”工作专题会议,传达了市委对“旧改”工作的要求,对黄浦急救分站(北京西路100-106号)的动迁情况高度关心。因黄浦急救分站所具有的重要保障功能目前无可替代,属于重要的民生项目,从市民实际急救需求出发,采取了就近过渡,原址搬回的办法。6月底,分站新址选定在距原址不足500米的凤阳路313号,并于今天揭牌启用。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锋介绍,近年来,本市院前急救体系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尤其是急救分站建设,每年均以市府实事项目予以推进。目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共有418辆救护车,其中35辆为今年新增的5G负压车。

今年,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构建的“智慧急救”场景是上海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的7个应用场景之一,已完成与本市60家医疗机构的联网,试点运行两个多月来,已有5万余条信息传输。目前,中心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以内。未来,通过数字化的不断赋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同步启动,将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的关口前移,守护市民生命健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