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共和国长子”谱写中国军工传奇
第17版:军界瞭望 2021-09-13
从“九一八”屈辱中奋起 支援前线支持强军

“共和国长子”谱写中国军工传奇

日本人虏获的奉天兵工厂制造的山炮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从大连下水

中国第一门国产122毫米榴弹炮在齐齐哈尔试制成功

沈飞生产的歼-16歼击机,已成为人民空军的作战利器

中国第一代喷气歼击机诞生在东北

◆白孟宸 宋涛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那段苦难岁月里,一曲“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唱出了人民对国民党当局“不抵抗”、坐视东北沦陷的愤怒。正如后世研究反映的,正因为东北雄厚的军工能力轻易落入敌手,更刺激日本加快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然而“事在人为”,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重心,继而领导人民赢得解放,开创了新中国,而获得解放的东北军工缔造了前人难以想象的辉煌。

明珠暗投

东北出现近代工业,是在民国初年,而到了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站稳脚跟后,便积极兴办军工,扩张势力。当年6月,他在奉天(今沈阳)原造币厂厂址上创立军械厂,最初只能修理枪械,小批量生产枪弹。1919年一战结束时,张作霖利用欧美倾销过剩机器的机会,扩建奉天军械厂。到1920年10月,该厂已能生产无烟火药,枪弹月产能达120万发,在国内“独占鳌头”。令人唏嘘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不战而退,已是“东方名厂”的奉天兵工厂落入敌手,日军当场虏获步枪15万支,火炮250多门,近9000台设备变成敌人侵略的“加速器”。

有血性的中国人没有屈服。就在沈阳沦陷后数周内,奉天兵工厂就出现“辞工潮”,上万工人参加抗日义勇军。不仅如此,1931年9月日军逼近长春时,当地工人将300多节车皮军需物资向北疏散,又破坏多处铁路枢纽,迟滞日军向哈尔滨进攻。11月,马占山为首的爱国军人在嫩江桥阻击日军,大批铁路工人组织夜间行车,保证弹药物资运到前线。而在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队伍里,也有大批军工人才在艰苦环境下从事修械、造弹等工作,为抗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抗战期间,日本将奉天兵工厂视为除本土三大兵工厂之外的第四大兵工基地,为侵略战争提供武器,但由于中国工人抵制,至1945年日本投降,那里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都没能恢复到“九一八事变”前的水平。

焕发生机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那里的军工事业掀开新的篇章。1945年10月,东北军区后勤部成立军工部。1945年10月至1946年7月,受国民党大打内战影响,东北解放区的军工生产处于不稳定状态,仅生产30万发子弹和12万枚手榴弹。

1946年8月起,东北战局初步稳定,军工部在珲春等城市建立14家兵工厂,各军区后勤部纷纷建立修械所和兵工厂。1946年8月至1947年10月,东北军工企业拥有2072台机器,职工6352人,生产子弹300万发,炮弹7万余发。1947年,东北军工业从粗放化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中共东北局做出《关于军工生产任务的决定》,确定原属各军区的兵工厂一律归东北军工部领导。至1948年初,军工部建立较完整的生产体系,至1948年10月前,东北军工企业拥有5085台机器设备,人员220640人,共生产子弹824万发,各种炮弹近120万发,手榴弹163.5万枚,制造火炮1175门。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战争中,我党领导的最大最好的兵工厂就在东北,即大连建新公司,但它的直属上级是华东财委,所产军品首先供给华东野战军,这体现了东北解放区的大度。1948年,建新公司在人民军工史上率先造出中口径后膛钢质炮弹,这一年向淮海战役及其他战场提供23万发炮弹,部队首长称赞:“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国家采取措施进行为期3年的全面调整,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好的水平。而作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起了巨大作用,1950年,毛主席视察哈尔滨时称其为“共和国的长子”,这一称谓迅速成为形容东北工业在全国地位的最好评价。

1953-1957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初步打下工业化基础。这其中,东北是重点,仅辽宁省便承担全国17%的原煤、27%的发电、60%的钢的生产任务,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千余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第一”都诞生于此。

正因为东北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军工部门也把地面火炮、航空兵器等生产基地都放在那里。1954年,122毫米榴弹炮在齐齐哈尔试制成功。1956年7月,歼-5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问世。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阅兵,全套国产武器豪迈通过天安门广场,其中超过半数来自东北,解放军如何获得“够用”武器的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再创辉煌

由于20世纪60年代外部安全环境发生变化,“三线建设”随之兴起,不少东北军工企业通过“援建”方式向内地迁移。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在与外界接触和竞争中,中国国防工业看到差距,提出引进技术,提高水平的设想,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再次担起引进创新重任。

以开创中国自研火炮历史的华安厂为例,1984年,它在上级支持下从国外引进155毫米牵引加榴炮的技术资料和部分生产设备。由于国内原有工艺与新产品要求差距较大,科研人员采用“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办法,利用东北深厚的工业积淀,1985-1988年相继攻克炮身、炮架、液压部件的加工关键。攻关中,广大职工因陋就简,自主创新,把有限资金集中于引进数控车床等代表上世纪80年代水平的设备上,仅用600万美元完成重点改造。30多年过去了,从当年引进的一种155炮,经过中国军工人奋发图强,中国业已形成世界最大的155火炮家族,率先建成以155炮为核心的C4ISR武器系统,令火炮效能发生革命性变化。

进入新世纪,东北军工企业努力满足军队对先进装备的需要,巩固国防安全。2012年,大连造船厂续建的辽宁舰服役,宣告中国海军航母时代到来。紧接着,2020年,完全国产的首艘航母山东舰也从大连驶抵海南,加入人民海军序列。而诞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机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海空军生产的歼-15、歼-11B、歼-16等重型战机,守护着祖国的疆土。就在刚结束的俄罗斯国际军事竞赛“航空飞镖”比赛中,人民空军首次派出歼-16歼击机参赛,俄罗斯等国友军无不称赞该机航程远、航电系统先进、载弹量大,钦佩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北这一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必然能够乘“中国智造”的东风,让“共和国长子”焕发新的活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