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广告 投票选出“家门口的好去处” 中秋节当天增开定点加班车 与法式浪漫“撞个满怀” 上海特色伴手礼玩出新花样
第4版:要闻 2021-09-18
能“吃”的陆家嘴建筑群,能“玩”的哈氏淇淋筒……

上海特色伴手礼玩出新花样

叶榭软糕上的海派元素

可以DIY的哈氏淇淋筒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摄

可以“吃”的陆家嘴建筑群软糕,可以“玩”的哈氏淇淋筒,可以“闻”的石库门非遗香囊,可以“读”的沪语衣帽……

上海的特色伴手礼,又玩出了新花样。昨天,2021年度上海特色伴手礼进行了公开评选,最终30款产品获评上海优选特色伴手礼(金榜),36件产品获评上海特色伴手礼(银榜)。

哈氏淇淋筒可以DIY

一进评选会场,记者就闻到了一股奶油香。循味找去,一盘盘采用新西兰黄油制成的哈氏淇淋筒,成了场上最吸睛的食物。原来,这款伴手礼不仅能吃,还可以用玩的方式进行DIY创作,巧克力棒、蓝莓、葡萄干等各种食材都可以“撒”在奶油上,甚至有消费者将哈氏很受欢迎的锅巴碎当做配料撒在上面,软糯奶油和脆脆的锅巴在唇齿间融合,成了一款独一无二的淇淋筒。

“老字号也要融入一些可以‘打卡’的元素。淇淋筒是海派老式点心,‘玩转’起来后,就更年轻了。”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萍告诉记者,下一步各门店可能也会尝试引入DIY模式,并新研发淇淋筒礼盒,盒内配上冰袋和DIY食材配件袋,让大家把可以“玩”的海派点心带回家。

与“一大会址”同款的香囊

今年,作为闵行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杏家香囊,与雷允上北区合作,推出一款《世纪之门》香囊礼盒。礼盒中,加入雷允上药粉的香囊钥匙圈小巧精致,用非遗技艺绣成的书签则模样可爱。既实用又小巧的产品,真正诠释了“伴手礼”的含义。有趣的是,两款产品外形都如同“一大会址”的大门,并已被一大会址纪念馆永久收藏。

杏家香囊传承人郑会雄表示,自从去年“手鞠香囊”参与伴手礼评选后,香囊技艺已通过“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渠道,走入闵行、杨浦、虹口的社区文化中心,成为沪上首款可让市民体验制作的伴手礼。“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提供了30多节课程,参与者有1000多人次。”郑会雄说。

东方明珠印上非遗叶榭软糕

今年场上还有一些“新面孔”。第一次参加的“八十八亩田”,带来了市级非遗名点叶榭软糕,最终获得全场第一。叶榭软糕始产于明代松江,传承至今400多年。记者看到,与传统软糕不同,伴手礼叶榭软糕上,印有“侬好上海”“魅力魔都”等独具特色的字样,还有一款则印有东方明珠等陆家嘴建筑群,好吃又好看。“这款概念性产品,希望将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相融合。”“八十八亩田”现场负责人黄林阳说。

登样、来赛、结棍、赖学精……这些上海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同为首次参加评选的哈芙琳,是上海一家老牌校服企业。哈芙琳就以“沪言沪语”为灵感,为青少年设计了国潮休闲产品系列,并做成T恤、帆布袋、棒球帽等伴手礼,希望引导青少年传承沪语文化,成为真正的“守沪人”。

专家消费者共同评出金银榜

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今年上海特色伴手礼评测从4月启动征集,经过初选和甄选,50家企业的66件产品进入今天的优选轮评测环节。在现场,来自各领域的11名专家评委从地域特色、品牌文化、产品体验等维度,结合甄选轮消费者评测数据进行评判。

最终,八十八亩田叶榭软糕、龙凤蕙质兰心团扇等30件产品,被评为上海优选特色伴手礼。屋里香富贵连年礼盒、Milandu贵人瓷骨质瓷茶咖具等36件产品,被评为上海特色伴手礼。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