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广告 申城十二家租赁机构就房屋租金作承诺 让“一网通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超过2000公里的“牛奶盒绿色漂流”
第3版:要闻 2021-09-19

让“一网通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记奉贤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原数据应用科科长顾晓燕

奉贤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原数据应用科科长顾晓燕(中) 受访者供图

对家住奉贤四团镇的张先生来说,现在给天然气充值,只要走上15分钟去家附近的政务自助终端上办理就行,而过去得花上近两个小时去奉贤南桥的受理窗口,否则家里就“断气”。这是“一网通办”给百姓带来的便利。对张先生来说,为了这一刻,他等了六年。而在奉贤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原数据应用科科长顾晓燕眼里,张先生省下的时间,是对她和同事们辛勤付出的最大褒奖。

克服万难实现

2015年,顾晓燕从奉贤区总工会转至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技术科,业务范围、服务对象发生巨大跨越。面对陌生的领域,好学的顾晓燕买来几十本专业书“啃”,一遍遍向专家请教。渐渐地,“数据壁垒”“线上服务”“流程再造”等专业词汇成了她脑海里旋转不停的“纸飞机”,从一无所知到张口就来。

要完成这一任务,光懂技术不行,让各政府部门办事系统整合到全市一张网,才是真正的难点。有的没有系统,如何说服这些部门改变传统工作习惯,从线下面对面审批改为线上不见面审批?顾晓燕带着同事一家家跑,一次次介绍“网上办”的理念。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梳理出涉及11个部门81个事项没有系统,为了打通系统,她和同事们与这11个部门不断协调沟通,向市级相关部门请教,与技术支持方不断研讨打磨,历经90天,终于实现无系统事项100%上网。2019年,奉贤“一网通办”工作取得全市第三,2020年更摘得全市第二,优异的成绩让同行们也纷纷点赞。

“用户体验”高于一切

顾晓燕眼里,“一网通办”要让企业和百姓满意,必须在“好办”“快办”“愿办”上下功夫。远郊奉贤和市区不一样,燃气至今还需充卡付费。去年一次奉贤区市民开放日活动中,一位市民代表向顾晓燕“吐槽”:天然气充值太不方便,烧饭时天然气突然“断了”,要从奉贤东乡跑到西乡,驱车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天然气充值窗口,还说不定窗口下班了……

这件事触动了顾晓燕,从去年8月头开始与奉贤天然气公司沟通,经历四个月攻关,在天然气公司的配合下,在今年1月试点后,在所有终端上铺开功能,成为终端上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上线七个半月来,充值次数3326次,充值金额达到120万元。

“‘一网通办’政务自助终端机的用户是百姓,‘用户体验’是我们改进工作最重要的标准。”顾晓燕根据百姓的需求不断对终端机升级更新,实现终端智能审核,证照立等可取;创新“随申码”应用,“无证”办事更靠谱;文件柜智能化,“收”“放”更自如。

如今,因为工作需要,顾晓燕从数据应用科科长转到奉贤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但对于“一网通办”还是割舍不下,就像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如今,“孩子”已走上正轨,不断完善升级,为奉贤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网上政务服务。从门外汉成为“一网通办”奉贤“代言人”,顾晓燕说她最有获得感的不是荣誉,而是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后带来的获得感。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