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解敏)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介绍《上海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未来5年,上海城镇调查失业率将继续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低于50万个。
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去年,上海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并在今年持续稳中向好。截至9月末,全市整体就业人数1076.13万,同比增长38.35万人。城乡登记失业人数为14.42万,控制在18.5万的目标范围内。1-9月,新增就业岗位57万个,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1635人,帮助9836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均已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介绍,根据《规划》,未来5年,上海城镇调查失业率将继续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低于50万个,职业技能培训规模500万人次,各项养老金水平合理增长;居民整体创业活动率将保持在12%左右,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年度结案率不低于92%,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按期结案率不低于98%,就业和社会保障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比例达到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000万。
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岚介绍,上海将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依托重点产业和新产业发展及五个新城建设,提高就业岗位供给数量和质量;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本市将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帮助困难群体、农村劳动力就业。
未来5年,上海将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完善全谱系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运用大数据强化关联信息分析,完善监测机制,精准研判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制定防范和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应对预案。
管好老百姓的保命钱
就业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事关民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介绍,未来5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强资金和基金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就业资金监管办法和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将违法单位或个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展联合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运用“一网通办”等平台和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共享比对和数据稽核监督,提升非现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借助社会专业审计机构开展检查和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受理和查处涉嫌欺诈、套取资金和基金的违法行为。形成“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不断完善社保政策,提高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