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海派画的变法 “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有趣 两位80后的创新路
第13版:文体新闻 2021-10-29

两位80后的创新路

王劼音、杨正新双人展书写海派画坛当下精彩

王劼音(右)、杨正新亮相双人展

杨正新作品《角马迁徙》

王劼音作品《江山胜景图》

两位几乎同龄的“80后”画家王劼音(81岁)、杨正新(80岁)近日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办一场双人展(《当代海派名家双 人展——杨正新、王劼音》),这不是一种比较,甚至不是对话,是伯牙和钟子期应邀在林中溪边合奏一曲高山流水。

关于海派艺术的今天,听再多理论阐释,或许不如去展厅走走看看。

水墨里有中国画的精神

用由墨点组成的山水意向致敬八大山人的《平远疏林图》,用深浅不一蜿蜒曲折的几何线条构筑水墨迷宫请观众《看图识字》,从来没有人这么画过中国的山水,表现过古人的书法,第一眼是陌生,细看细想,是艺术家对中国文化要素的提炼和趣致表达,顿觉豁然开朗。

“我对中国传统绘画非常痴迷,觉得这里面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是很好玩的”。追求“好玩”,似乎成了王劼音的终极目标。学版画出身,曾往欧洲短暂留学,开始油画创作,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退休后,抱着“游戏”的心态,又将水墨纳入了创作题材。三段式的艺术生涯,赋予了王劼音异常丰富的艺术手段,到了晚年“变法”玩水墨,如同是一次回归式的探索,网点、金属板印刷手法的运用,对于平面构成的强化,都来自于早年版画经验的反射。

“杨正新画得好,他画的是新派中国画。我画的不是真正的中国画,不过我的水墨里有中国画的精神。”圈内人敬佩王劼音坦荡,直率,一辈子如此。轻轻松松一句话,道破了“天机”。

画中要有静气,是齐白石对于中国画所设定的一种评判标准。脱尽纵横习气,而有一种融合之气浮动丘壑之间。这一点,王劼音做到了。他解释自己对中国画精神的理解,“就是写意”,用意象来代替客观的描摹,因此,是用油画笔,还是毛笔,是在布上,还是宣纸上,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在似与不似之间,王劼音营造着诗意而宁静的环境,在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文人精神间找到了契合。

“我是一个很‘疙瘩’(上海话挑剔)的人。”王劼音说他常常将3年前的一张画拿出来改,颜色的对比,结构的构成,所有的看似无心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后的平衡与自洽。与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对应的是生活里的漫不经心。夸张地说,王劼音的画室可能是上海画家中最简陋的——没有茶席,没有一件能与艺术、设计产生联想的家私,招待客人的,永远是那几个铁质的小茶盅。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王劼音的自由王国啊:“画画开心啊,在这里关起门,我就可以称王称霸”。

守正创新是他的座右铭

“不愿意画得和前一代一样”“要好玩”同样是杨正新的执念。他16岁成了江寒汀的入室弟子,比王劼音小一岁,倒早了一年从上海美专毕业。而后在上海中国画院工作,天天跟在老先生们后面,一路走的是传统中正的路子。

一日,杨正新接吴大羽到画院开会,路上吴大羽提及自己得了白内障,“我赶紧提醒老师快去手术,哪知吴先生说,画画哪是用眼睛画的,是用心画的”。还有一次,陪程十发接待外宾,等客人的间隙,小青年问老师,“是不是成功的画家都有一根独特的线条呢?”老师立刻肯定了。“老师用了类似禅宗的方法来点醒我,从此,我就改块面为线条,用写意来抒写胸臆,让我很早就找到了一条我想走的路。”

海派金石重彩大写意自赵之谦、吴昌硕一路下来,至当代,在上海鲜有真正的继承者。这一路,强调书法入画,墨法追求厚重滋润,用笔沉雄朴茂,并强调章法的奇肆。用色大胆,奔放中见严谨,浑厚中显秀润。这些特征,杨正新都把握到了。可是怎样才能不效前人,如同当初江寒汀老师给自己改名的寄寓:正兴像是开饭店的,正新才像画画的,画画就是要讲究“新”。

杨正新把“守正创新”作为座右铭。正,就是中国画的传统,他深谙笔墨线条是中国画的魂。线条能塑造物象,能表达心性,能连通古今中外的艺术精神,它可以是最古老的,也可以是最现代的。他不仿前辈的雄奇,制造今人的意趣,他甚至故意改变习惯,练习用左手作画,以求有意味的蜕变。杨正新说自己要像毕加索一样,像孩子一样画。于是,动不动就画了八尺整张、丈二匹,远看是跳舞的线条,近看是非洲角马、蒙古牦牛、夏日落荷、鱼乐莲莲,恣意挥洒,一派天真。情绪共鸣,想象力的丰沛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每一个站在杨正新画作前的人,都能从笔触和色彩的层层铺陈里,感受到他心中所感受到的眼睛看到的一切。

杨正新快人快语,嘻嘻哈哈,喜欢呼朋引伴吃饭喝酒,但用功都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他每天早上步行到工作室,先要写几张篆书,就像晨起要打几拳太极,活络筋骨。工作室里,一本书法字典几乎快被主人翻烂;两本总共有十来斤重的吴大羽画册摆在案边,到现在还在学,在采气。

本报记者 吴南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