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图》
《童鹅趣》 新泾镇供图
本报讯 (记者 屠瑜)地处新泾地区的西郊农民画和金山农民画一样,都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昨天,长宁区新泾镇公共服务综合楼正式开放。在位于2楼的新泾镇民间文化艺术展示馆中,已故西郊农民画创始人高金龙两幅精品之作《童鹅趣》《插秧图》首次展出。
“新泾镇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城乡结合部,受海派文化、农耕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历史,这就是新泾镇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所以画作看上去会像油画。”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主任高峰介绍,西郊农民画最大的特点是稚拙可爱。《童鹅趣》画的是牧鹅的女人和孩子,胖嘟嘟的小孩活泼好动,丰乳肥臀的女性是当时的审美。人物着装是新泾原住民的着装。鹅作为原住民看家护院的家禽,是原住民崇拜的对象,他们也是以养鹅作为家庭富裕的标准。新泾镇以前是上海粮食种植的重要基地,《插秧图》画的就是人们农耕劳作时的欢快场面。两幅画作都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过去40年里,新泾镇经历了从近郊乡村到完全融入城市,因此西郊农民画也成为全国唯一一种记录下中国城镇化发展史的农民画,有着特殊的意义。高峰告诉记者,高金龙的很多画作早年已被很多欧美、日本人士收购。这次展出的作品是馆内收藏的高金龙五幅原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了保护画作,整个展厅灯光不能直射,只会展出一段时间。
据介绍,新泾镇公共服务综合楼位于哈密路1358号,东靠西郊金融园,西临中新泾公园,单体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大楼集党群服务、人大服务、文化服务、教育培训、非遗展示、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妇儿关爱服务、人口管理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新泾地区的公共服务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