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整治后井然有序的八三○路公交车站
830路公交车的终点站终于搬迁了!近日,这一困扰徐汇区钦州南路与虹漕南路周边居民多年的公交站点占道并导致安全隐患的难题终于得到破解,康健街道杜鹃园等小区的居民们纷纷点赞。
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中,徐汇区建管委、康健街道牵头,会同区委党校,本着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将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揪心事儿作为调研样本,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精细化治理,在市、区多部门联手合力下,数易方案,最终圆满解决了这一困扰民生的难题。
时过境迁 矛盾突出
终点站位于钦州南路与虹漕南路交叉路口的830路公交车,早年作为解决康健地区居民出行难的配套工程,解决了杜鹃园、紫薇园等片区数万居民的交通便捷出行问题。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早年“不是问题”的事儿越来越成为矛盾焦点和难点:830路公交车的首末站点设置相距太近,几个小区的大门两边被公交站点“夹击”;终点站一排车辆占用非机动车道停放,小区及周边的非机动车不得不驶入机动车道借行。此外,公交车终点站办公用房(调度室)建在街沿人行道上,属于违法搭建,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存在安全隐患,路过的行人以及周边的居民意见也很大。
深入调研 方案出炉
区人大代表卫永健多次在早晚高峰时段到现场调研,牵头向区人代会提出建议——保留830路公交车一个站点,将830路终点站(调度室)迁移到桂江路沿线。提案得到其他人大代表的附议和联署,并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徐汇区建管委、属地康健街道反复听取居民建议,会同区委党校多次协调相关部门,最终决定对830路公交车终点站进行移位改造。
但是搬到哪里去呢?为达成有效可行的搬迁方案,康健街道搭建平台,区建管委成立“攻坚小组”。区建管委市政交通部门负责人施敏带领“攻坚小组”,带着一张张现场“混行状况图”和居民、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声,逐一拜访市、区各职能部门,并同巴士公司负责人等将各部门多次请到现场,反复讨论研究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一个市区多部门协同、条块大协作的团队,形成了疏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高效合力。
经过多层面论证,最优方案正式出炉,830路公交车终点站沿着钦州南路往西移位600米。新终点站(调度室)迁到钦州南路与桂江路交叉口的樱花大道一侧,这里地势宽广,港湾式设施便于公交车辆停放。同时,位于钦州南路上杜鹃园小区门口左侧的站点作为第一站,确保该片区居民乘车不受影响。
协调搬迁 还绿于民
小小一个公交站点的搬家也牵涉到了方方面面,新地址是一片绿化带,但绿化带上有高压线,吊装工程只能白天进行;而交通管理部门认为,白天交通繁忙,要施工只能在晚上进行……为了不影响钦州南路虹漕南路的正常交通,交通管理部门利用周六、周日的交通低峰时段提前规划线路,配置交警现场指挥;城建部门的大型施工车辆按照协调方案,准时准点到位搬迁;水、电部门按序跟进,线路铺设到位……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圆满解决了站点的搬迁难题。
原830路公交车终点站拆除,建成了绿化小园地。在新终点站的对面,建设部门清理出几块犄角旮旯,精心种上花卉小树、铺上草坪。绿化部门又巧用樱花大道旁侧的小绿化“置换”出了钦州南路和桂果路的两处小绿地,还绿于民……最大的获益者当然是杜鹃、紫薇、欣园、联莘等周边小区的居民。居民张伯伯等一众居民站在小区门口竖起大拇指:“现在出门交通不乱了,助动车送孩子上学经过这里也不担心了,又保障了我们居民的乘车方便,这样的解决办法就一个字:‘好’!”
从“解剖”830路公交车站点搬迁这个“麻雀”中,属地街道坚持深化党建引领,一方面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积极搭建协商调处平台;建设管理部门发挥行业、专业优势特点,查出问题难点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市交通部门、巴士公司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等积极协同配合,充分体现出为民情怀和主动担当。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