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一能)今天是2021年国际志愿者日,本市民政部门、市卫健委、市文明办等举办主题活动,共话弘扬志愿精神,建设“公益之城”。市民政局发布了上海市公益基地志愿服务时长百强排行榜和社区志愿服务时长百强排行榜,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中国联通上海公司、瑞金医院三家公益基地授牌。
2021年,市委、市政府将“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其他力量,共同开展了“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活动,发动全市8442名志愿者,在4662个服务点为逾150万人次的老年人提供了智能手机学习培训和帮办服务,助力全市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市民政局为志愿者代表送上感谢信,感谢活跃在9大应用场景中悉心教授长者数字技能的每一位志愿者。
据介绍,上海基本建成了以公益上海为平台、公益基地为载体、公益护照为保障、公益顾问为纽带的上海公益服务体系,汇聚了一支基本覆盖全市、涉及各业务条线、基本满足各类公益需求的志愿服务力量。
据了解,“公益基地命名”作为市民政局的权力事项、“公益护照发放”作为服务事项纳入本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接入上海市“一网通办”“随申办市民云”。目前,“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网”已注册社区志愿服务队7000多个,实现全市居村全覆盖,累计社区志愿服务时长770万小时。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优化城乡社区治理,推进本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上海公益基地已达1.3万家,众多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居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和新修订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依法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场所、保险保障和更多便利条件,让上海“人人公益、处处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