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幸福感触手可及 待无恙 一道携手向花间 34位素人唱歌剧昨夜让大剧院的灯亮了
第6版:文体汇 2021-12-05

待无恙 一道携手向花间

上海用昆曲唱出“共江南”的美好心愿

扫码看昆曲演绎“共江南”

本报讯(记者 赵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长三角四大晚报携手推出“寻宋江南”的佳话犹在耳畔,上海昆剧团感召于这样的深情厚谊,与本报联动推出了一则短视频,两天内即完成谱曲、录音、拍摄,今天正式推出。上昆青年演员罗晨雪、倪徐浩化身杜丽娘、柳梦梅,在江南庭院般的东安公园,唱出了“待无恙、多来往、共江南”的最美昆腔(见左图 邵宁 摄)。

周末的东安公园吸引了不少休闲赏景的市民,翠林、水景、石阶、月门,处处彰显着这处市中心的江南庭院改造后的中式韵味。罗晨雪穿着《牡丹亭》中的戏服翩然行至花园中,光彩夺目的头面配上雅致的青色衫裙,顿时引起大家围观。一名小男孩童言无忌地问:“她是穿越来的吗?”

待“柳梦梅”倪徐浩徐徐步下楼梯,宛若一出电光火石般的才子佳人初遇戏码上演。虽然唱词仅九字,但却演绎出了一个爱情微故事——一对佳偶因疫情未能得见,待到疫病的阴影散去,落花时节又逢君,终于有了机会凭栏共赏江南好景。

手眼身法步,似是《牡丹亭》,其实是实景之中演员的二度创作。相比传统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实景园林更为表演增添了丰富的背景。上海朱家角、三山会馆、南京瞻园都曾留下他们过往演出的身影,如今演出时常受到疫情影响,罗晨雪和倪徐浩也借此视频表达:“希望疫情结束之后,大家都可以回归到美好的生活。”

“待无恙、多来往、共江南。”虽然仅有九个字,但水磨腔的婉转低回让这段音频录制了一分半钟的时长。作曲朱铭介绍,昆曲的唱腔遵循曲牌,为了体现江南韵味,他特别选用了普天乐的曲牌,用笛子和琵琶伴奏,第一遍唱腔走传统风,意境悠远,第二遍融入了电子音效,有一种曙光到来的感受。两天内完成创作,让朱铭笑言:“大家都说昆曲描绘的是慢生活,但是我们这次的创作绝对是快节奏。”

唱词中的九个字,为本报11月30日头版标题,又由上海艺术家用江南声音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有感而发——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谷好好表示:“昆曲曾被称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如今我们用大雅昆曲吟唱美丽江南,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美的生活方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