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上海项目助力“幸福火车”奔驰 因为爱,付出爱,收获爱
第2版:要闻 2021-12-05
中老铁路贯通意味着什么?这场座谈会给出了答案——

上海项目助力“幸福火车”奔驰

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九位曾在上海学习铁路专业知识的老挝青年,向习近平总书记寄出一份联名信,汇报学习成果、讲述中老情谊、立下远大志向。在铁路通车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则对这封来信进行了回应,这让他们的母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师生们倍感振奋与激动。

昨天下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工作重要指示暨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召开。上海市外办、上海市友协、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齐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交流学习体会,回顾工作历程,畅想未来发展。

老挝人民欢庆铁路通车

老挝留学生李东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第二批老挝留学生的代表,他在交流中表示:“今天,我和我们国家的人民非常开心和精神振奋,因为我们盼望已久的中老铁路今天开通了,这真是一个值得让我们欢欣鼓舞的日子。我们老挝人民盼望的幸福生活,随着这辆火车已经奔驰而来了。”李东说,“一带一路”是一个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倡议,是一个顺应时代大势的战略决策,也是老挝所追求的目标——变“陆锁国”为“陆链国”,而中老铁路的开通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老挝人民都期待这条神奇的铁路会给未来带来怎样的惊喜。从铁路开始建设以来的六年,他们也见证了建设者的坚守和奉献。中国铁路人舍小家顾大家,远离自己的父母,甚至还有人因为工程进度都没有见到亲人最后一面。这样的精神,也激励着李东和老挝留学生们刻苦学习铁路专业知识和技能,立志为老挝建设更多的铁路,让国家提速发展,改变老挝人民的生活。

在中国留学的日子里,李东和同学们走访了中国很多的地方,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果,他们都热切期待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尽快带回祖国,让老挝与中国一同进步发展。中老铁路开通了,李东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他邀请中国的亲人们乘坐澜沧号列车到他的家乡,看看美丽的老挝和热情的老挝人民。

“小而美”项目承载民间交往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也曾经两次去过老挝,最大感受是山清水秀,人也特别友好,但交通不便,前往各地考察经常要开很长时间的车。如今中老铁路通车了,可以憧憬今后如果再到老挝,那些美丽的地方将不再山高路远。

在民间交流领域,上海从2002年开始就向老挝派遣青年志愿者,至今已经派遣了11批。正是这样的志愿服务,让很多上海青年志愿者都和老挝建立起了密切的往来,推动了老挝在上海的项目落地,为中老友谊、为中老合作发挥作用。

陈靖认为,中老铁路的连通是货运往来和经贸的合作,更是两国民众的心灵和共同的发展,寄托着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老挝留学生已经茁壮成长,投身到中老铁路的建设,他也期待更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开展类似合作,将硬合作和软合作结合起来,让民间交往依托在“小而美”的项目之中。

中老铁路通车意义重大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在交流中表示,中老铁路通车意义重大。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旗舰,是“一带一路”最成功的样板之一。这条高铁的贯通,将促进中国和东南亚的联系,在经济人员往来、文化旅游、推进RCEP协定等方面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加上中国原来和东盟的10+1、10+3FTA自贸区,中国和东盟的连接就成为一个立体的,硬连通、软连通、心连通的板块。

中老铁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实践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中老铁路就走出了第一步。在中老铁路通车后,接下来就是帮助老挝打造产业链,充实铁路的内容。此外,人员往来、旅游、文化也要互通,互相人心相通,互相深刻地理解,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黄仁伟认为,上海在“一带一路”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桥头堡作用。上海正在大力推进“五大中心”建设,都要结合“一带一路”,提供融资、物流、供应链、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带动“一带一路”的能级上,上海可能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

在座谈会上,“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2021年10月,上海市科委公布了2021年度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申报的“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列。

据了解,实验室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旗舰项目中老铁路,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参与中老铁路建设科教实践成果基础上,联合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老挝国立大学和苏发努冯大学等单位共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介绍,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为首要目标、以基础设施、移动装备智能监测和服役安全控制为主题的国际间科技合作,同时融合国际间科技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中国铁路“走出去”本土化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国际化应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和培训等“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务实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一带一路铁路国际合作平台,对维护“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安全运营、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老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此外,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将对未来的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具有辐射价值,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国际间铁路科技合作实践支撑。

自2017年底开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协同中国铁路“走出去”相关企业,在上海市外办、友协、教委、科委等指导下,联盟老挝国立大学、苏发努冯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老挝铁路工程高等教育合作”合作办学项目,成立中老铁路通、“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等科教交流平台,为“一带一路”示范项目中老铁路培养亟需的本土化技术人才。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