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首席记者 连建明
2021年进入收官之月,回顾这一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注册制改革继续深化,有一件大事是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北交所,就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今年资本市场充分展现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题,今年IPO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有意思的是,今年沪深股市表现最好的也是中小企业股票,截至本周四,今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中,接近九成是中小盘股。可以说,今年股市的主角就是中小企业。
1 资本市场改革继续深化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今年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说: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资本市场的市场属性极强,规范要求极高,必须要有一套公开透明、连续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体系,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在这一轮改革中,始终把完善基础制度作为总纲,一方面大力推动健全法治体系,有两大成果:推动完成证券法修订,在证券发行注册制、显著提升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作出基本制度规范;推动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行为大幅提高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推动一系列关键制度创新,包括调整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政策、优化交易结算和减持制度、发布实施退市新规,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明显提升。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基础制度体系,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
这段话可以说概括了今年资本市场改革的两大特点。
健全法治体系方面,证监会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适应注册制改革的投资者保护基础制度体系,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最有代表性的案件就是康美药业案,这个投资者保护机构参加的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创新。今年11月12日,广州中院一审判决,康美药业及相关责任人赔偿5.2万名投资者24.59亿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成功落地实施。
康美特别代表人诉讼案的判决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这是落实新《证券法》和《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意见》的开创性举措,是我国资本市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一是宣告了虚假陈述、欺诈发行违法成本过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二是昭示了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责任追究是动真招的。三是彰显了监管的人民性,彰显了我们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严肃的、认真的。通过公益机构代表、专业力量支持以及诉讼费用减免等制度,破解了中小投资者起诉难、维权贵的困境,大幅降低维权成本,帮助投资者公平、高效获赔,也是妥善快速化解群体性纠纷、提升市场治理效能的有益探索。
注册制改革方面,继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今年继续做好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各项准备工作。今年4月6日,深交所合并主板与中小板正式实施,实施两板合并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同时,为注册制全面推开创造了条件。
2 北交所服务于中小企业
今年最大的改革举措就是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2021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后,仅仅2个多月时间,北交所就开市了,体现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速度。由此,中国资本市场形成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3家交易所错位发展和互联互通的格局,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市场结构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将更有活力和韧性。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北交所将打造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交所将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以试点注册制为基础,扎实推进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创新;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和平稳运行,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有机联动,深化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协调发展,共同营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生态。
设立北交所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有意思的是,A股市场表现最好的就是中小企业股票。大盘股连续2年大幅上涨后,今年表现较弱,而连续低迷2年的中小盘股,成为今年股市表现最出色的板块。可以说,2021年是中小企业年。
首先,今年新股发行数量是历史最多的,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截至本周四,今年已经完成网上申购的新股有460家,还有10家确定在12月发行新股,这样,今年至少有470家公司IPO。历史上一年新股发行量超过300家的只有3年,分别是2010年347家、2017年420家、2020年400家,今年是历史上IPO数量最多的年份。
虽然今年新股数量历史最多,但IPO募集资金额不是历史最高的,去年400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6048亿元,今年至今460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5006亿元。主要原因是今年大盘股IPO少,今年发行量超过1亿股的只有58家,发行量超过10亿股的只有4家,从募集资金看,超过百亿的只有中国电信、三新能源、百济神州3只。今年IPO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大多数都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创新公司,其中,科创板今年IPO公司是159家、创业板195家,这两类科技型企业占了今年全部新股的75%。
可以说,今年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作出了积极贡献。
3 中小盘股今年表现最好
有意思的是,今年沪深股市表现最好的也是中小企业股票。截至本周四,今年沪深股市上涨股票达到2532只,占比55%。今年至今指数涨幅是3年最低的,上证指数截至本周四今年涨幅只有5.76%(去年涨幅13.87%),但是,今年上涨股票比例却高于去年,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大盘股表现不佳,中小盘股上涨数量多。
截至本周四,今年涨幅超过100%的有325只股票,数量和去年持平。这些涨幅翻倍的牛股大部分是中小盘股,市值超过500亿元的大盘股只有39只,占比只有12%,其中,市值超过千亿的股票仅13只。显示今年涨幅大的股票,大盘股非常少,中小盘股接近九成,其中,109只股票市值低于100亿,占比为33%。
这样情况是前两年没有的,2019年和2020年指数涨幅大,主要是大盘股表现好,沪深300指数中的300只成分股,基本上都是大盘股,2020年300只股票中上涨股票达三分之二。2020年325只A股涨幅超过100%,其中56只股票是沪深300成分股。
但是,今年截至本周四,沪深300指数的300只成分股,上涨的股票只有132只,占比44%,超过半数股票下跌。而且,牛股数量也非常少,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只有5只,和去年56只相差甚远。
今年之所以大盘股下跌,小盘股上涨,主要是前两年很多小盘股不涨反跌,而中小企业成长性很高,比如,科创板公司前两年业绩高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继续大幅增长64%,是各板块最高的。这样,中小盘股估值偏低,甚至比一些大盘股估值更低,今年是小盘股估值回归。
中小盘股上涨也让散户获益,因为中小盘股面更广,散户持有更多。中小企业良好表现令人欣喜,今年依然是资本市场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