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南镇,原名南汇城,建于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宋元年间,惠南一带已成陆。漫步惠南镇老城,游览福泉寺、古钟园、民国别墅可以让人品味旧日时光。
南汇具有枕江滨海的地理优势,从唐开元元年(713年)重筑旧捍海塘起,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约有1300年。明洪武十九年,明廷为防倭寇,在南汇嘴(今惠南镇)筑城,城内为镇区,城外为乡村。城墙高2丈,顶宽1丈,呈方形,四面各长约1公里,是当时我国东南沿海守御所之一,名为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属金山卫管辖。1726年(清雍正四年),南汇县建县定县治,南汇城即改名为城厢镇。惠南镇之名启用于1934年南汇县实行保甲制之后,以“有惠于南汇”之意而得名。
由于南汇建县较晚,在历史上先后领属于海盐、华亭、上海等旧县,因此长期没有县学。加上地处海隅,文教事业相对比较落后。据旧志记载,宋元二代,仅有下沙王日晖、三灶潘达、题桥秦裕伯3名南汇籍人士登进士第。直至清雍正五年,南汇才创办县学。如今位于南汇第一中学内的孔庙大成殿,由南汇首任知县钦琏主持兴建,同治五年重建。大成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宽五间、九梁架,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门楣中部设蓝底金字额,上书“大成殿”三字。殿前泮池呈弓形,池上有泮水桥,为单孔石拱桥。不过,其他学宫建筑如惠南书院、文昌宫等已被战火焚毁。
建于元至正二年的福泉寺,在南汇城没有修筑前已成寺,初名“甘霖院”。因殿后偏东有“福泉井”,于建寺前开凿,故改名为“福泉寺”。寺内有明隆庆五年所铸青铜大钟一座,殿南有宋植古银杏两株,一株已毁,一株生长至今,是目前上海已发现的最高龄雌性银杏,古树名木编号为“0002”。位于惠南镇南门大街西首卫星河畔的古钟园,则因曾在园内放置福泉寺古钟而得名,如今是惠南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惠南镇上还有不少样式别致的老宅值得一游,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惠南马氏宅、建于民国的惠南张氏宅、惠南苕溪别墅都在静静地讲述着时光的故事。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