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同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共同出席中国承建的蒙巴萨油码头竣工仪式 图GJ
2022年刚开场,中国外交已启程。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9日结束对斯里兰卡的访问,亚非五国之旅告一段落。10日至14日,王毅又将在家门口迎接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四个海湾国家外长及海合会秘书长的到来。
五位远方来客的罕见“集约式”访华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有阿拉伯媒体认为,这凸显了海合会成员国对中国的高度重视。而中国外交分外忙碌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考虑与追求?
延续传统又有新内容
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9日在科伦坡会见王毅,不仅感谢中国为斯里兰卡抗疫提供的强有力支持,还赞赏中国企业为斯里兰卡经济振兴和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这些天,相似的声音一路伴随在王毅所到之处。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表示,加强同中国的伙伴关系对非洲实现发展至关重要,同中国携手合作对非洲大陆13亿人民意义重大。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由衷感慨:“中国不仅是肯尼亚的真诚朋友,更是紧密合作的发展伙伴,没有中国的鼎力支持,就没有肯尼亚今天的发展。”科摩罗总统阿扎利真情流露,称“在科摩罗人们心中,中国有着特殊分量,中国的发展就是科摩罗的机遇,中国的成功就是非洲的成功”。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情真意切地感谢中国对马尔代夫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为马尔代夫推进全民接种疫苗提供的大力支持。
面对来自亚非国家的诚挚之声,王毅表示,中国外交有一个坚持32年的传统,就是年初首访一定要到非洲,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珍视同非洲的传统友谊,坚持把非洲置于中国外交优先位置,愿意做非洲的好朋友。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认为,王毅此次亚非之行既延续了往年传统,又根据形势变化增添了新内容。
习近平主席2021年在第76届联大讲话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李伟建表示,要在这一大的外交布局下思考王毅亚非五国之行的意义,新的一年中国外交更加积极主动,加入了更多与推动全球治理有关的部分,而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天然伙伴和可靠朋友。
“无论是‘命运共同体’还是‘全球发展倡议’都与全球治理的道路有内在联系,应该更加细化并落实到更加具体的地区和平发展治理进程之中。”
切合发展中国家诉求
王毅6日同肯尼亚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介绍了中国提出的“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表示将设立非洲之角事务特使。王毅指出,非洲之角战略位置独特,发展潜力巨大,但近年来热点问题激化升温,时而爆发冲突对抗,不符合非洲之角各国人民的利益。
李伟建分析认为,安全、发展和治理是这一构想的主要方向,中国所提出的安全内涵不仅包括传统的地缘政治安全,还涉及全球治理安全。
“传统地缘政治安全可以通过促进对话和平解决,但全球治理意义上的安全更需要通过更明确的方向、更细化且具体的项目和内容得以实现。”李伟建表示,“全球治理不是简单的理念,而是需要企业间与政府间合作来落实,中国的倡议基于对该地区的深入调研,切中了发展中国家的时弊和根本诉求。”
海湾国家同中国靠近
王毅刚回国,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科威特外交大臣兼内阁事务国务大臣艾哈迈德、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以及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马上又集中来华访问。李伟建认为,海湾国家主动与中国靠近可能基于两点考虑:
其一,缓和地区局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下台前让海湾地区局势陷入紧张,现总统拜登虽有新想法但执行力不强,美国外交重心撤离加上疫情冲击经济,海湾国家急切希望走出困境,因此选择积极主动在地区内外进行外交活动。
其二,谋求地区全球治理。中国不仅是海湾国家石油的重要出口国,中国提出的治理理念也符合海湾国家诉求。
“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始终没有中断,因此,他们并非突然主动与中国靠近。”李伟建表示,在地缘政治博弈热度下降、经济发展热度上升的当下,主动与大国发展关系是海湾国家基于谋求全球治理的考量,而中国和海合会的自贸区谈判也正体现了这一点。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