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冷运动 热时尚 北欧两项 洁白冰雪添彩生活
第16版:文体新闻/冬奥前奏 2022-01-11
上海人参加“冷”运动五年翻了近五倍

洁白冰雪添彩生活

BFC外滩金融中心室外冰场上人头攒动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虹口白玉兰冰场,市民享受冰上乐趣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借助冬奥会,上海的冰雪运动也迎来飞跃式的发展。市冰雪运动协会会长严家栋透露:“2017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的人数为60多万人次,随着冰雪运动不断地推广普及,五年里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呈几何级数增长,2021年已达到280万人次。”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冰场14块,室内滑雪场所43处,冰壶场地3个共8条冰壶道,各类冰雪运动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在各大商圈的努力下,目前上海共有8块季节性户外冰场。全市共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七个冰雪运动项目,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每年有120万人次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占冰雪运动开展的“半壁江山”。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确定了39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57所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名单。

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2012年成立,是上海成立的第一个冰雪运动社会组织。十年来,冰壶协会率先采用体教结合模式探索项目发展道路,将上海冰壶从“零基础”扩大到如今的“多点开花”。协会会长崔一宁透露,现在上海有7个区开展冰壶项目,11个区开展陆地冰壶项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冰壶纳入高水平招生计划,多所中小学、高校开展冰壶社团活动,成立了冰壶校队。担任市青少年集训队教练的王珏表示,上海的冰壶选手在校园中成长,在专业场地训练,走上赛场也能取得优异成绩,证明学习与从事冰壶运动非但不矛盾,反而有促进作用,“读书读得好,知识体系丰富了,专业能力和架构具备了,能很好地帮助你训练。如今有了专业场地,更能保证训练质量,体育训练有‘1万小时定律’,通过实践发现,如果冰壶训练中能充分用中枢神经调动身体,4000个小时也可以达到要求。”

冰雪运动也融入到上海市民的生活中来。在寸土寸金的外滩,开业不久的BFC外滩金融中心去年起建起一块室外冰场,尽管冰场的面积不大,在200平方米左右,仍吸引许多市民前来体验。商场宣传部王经理透露,目前冰场已接待4000多人次的顾客,针对不同的时段,冰场设定不同票价,最低只要60元就可以玩上90分钟。同时,为了保证安全,冰场还为上冰的顾客免费提供护具和滑冰辅具。这里也很快成为外滩商圈一道新的风景线。

拉着两位闺蜜一起来滑冰的商小姐已经是这里的熟客。她表示,最喜欢晚上冰场的氛围,特别是不久前来这里参加“圣诞嘉年华”,洁白的冰面与美轮美奂的外滩夜景交相呼应熠熠生辉,在浪漫冬日享受到了特别的乐趣,“冰场还安排了光影秀,真的是非常难忘的体验”。 首席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