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嘉定南水关守望历史 在汤庙村寻古文化遗址 青溪老街  梦里水乡 徐志摩陆小曼在南昌路的浪漫岁月
第21版:新民旅游 2022-01-11

徐志摩陆小曼在南昌路的浪漫岁月

扫二维码 看视频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一生风流潇洒,与上海渊源颇深。上海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今南昌路136弄11号)曾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居住的地方。

曾在上海任教

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他赴美留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后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的两年,徐志摩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完婚。他们在徐志摩的老家海宁硖石生活一段时间后,因逃避战乱,同年12月迁居上海。重返上海后,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等大学任教。刚开始,他和陆小曼在上海居无定所,住在旅馆或友人家。直到1927年,他们才在上海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二楼的亭子间定居下来。1927年至1928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这里生活,共同创作了五幕话剧《卞昆冈》和大量诗歌散文。后来,他们又搬到福熙路四明新村居所。

陆小曼自幼过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与徐志摩结婚后仍积习不改,一个月要花去洋银五百至六百元。一介文人徐志摩虽然在各所大学兼课并且拼命写稿,生活还是捉襟见肘。1930年秋,徐志摩应胡适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北上之时,徐志摩极力要求陆小曼随他一同北上,想着两人到北京去开辟一个新天地。可是陆小曼执意不肯离开上海,徐志摩只能频繁来往于京沪之间。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年仅34岁。

旧居是花园别墅

南昌路最早修筑于1920年,其前身是法公董局修筑的军官路,后被称作陶而斐司路和环龙路,如今全长1690米,西起襄阳南路,东至重庆南路。花园别墅位于南昌路136弄,南昌路雁荡路以西、思南路以东。

花园别墅建于1912年至1936年,属于新式里弄建筑,弄内共有四排建筑,沿街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当符合,都带有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痕迹。弄内建筑都是三层结构的小花园洋房,主体结构不大。从建筑布局上来说,这里和上海其他的新式里弄建筑差别不大,都是由小型花园、前后主楼和后面的厨卫设施以及亭子间构成。花园别墅共有三个出入口,主要出入口为南昌路136弄。徐志摩陆小曼旧居位于南昌路136弄的11号,现挂有“徐志摩旧居”的铭牌,牌子上显示:徐志摩和陆小曼1927至1928年间居住于此。

1923年春,徐志摩曾在北京创办新月社,“新月”二字取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正因如此,泰戈尔多次访华都是由私交不错的徐志摩担当导游、翻译。2010年,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时任印度总统的普拉蒂·帕蒂尔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赠了一座泰戈尔铜像,如今这尊铜像就矗立在南昌路和茂名路路口的小广场上。

文 沈琦华

图 金 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