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紧张,学生在校学习辨认炸弹 本版图GJ
在一通电话之后,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再度强调总统拜登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承诺。泽连斯基则表示,双方讨论了缓解乌克兰局势的外交努力,同意继续加强联合行动。
然而,在外交辞令背后,是两人的争执不休。在俄罗斯的“入侵”威胁究竟有多“迫在眉睫”这个问题上,美西方同“当事国”乌克兰的分歧正在凸显。
泽连斯基公开分歧
当泽连斯基在电话中质疑美国发出的“战争随时可能到来”警告时,拜登回应称俄罗斯人正在等乌克兰地面结冰。“他(拜登)指出,一旦地面结冰,俄罗斯可能就会入侵,这就是美国调配如此多武器的原因。”
向美国短新闻网站AXIOS曝光这番通话的线人,正是三名听取电话简报的消息人士。
而泽连斯基28日同外国记者的一番谈话,更是公开了乌克兰与西方的分歧。
“这些制裁威胁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国家,而是为了阻止对欧盟的全面威胁。”泽连斯基说,“事情不是这么干的。”
他还直指美英决定从驻乌克兰大使馆撤出部分工作人员是个错误。“老实说,每个人都应该留下来。在距离乌克兰东部前线非常近的马里乌波尔市,在那里可以听到炮声,但希腊没有带走任何人。”很显然,美英外交官的撤出与希腊外交官的留下形成鲜明对比。
他甚至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我确实支持认真的对话”。
乌克兰“棋子”变“弃子”
从2014年以来一边倒地倾向西方、同俄罗斯尖锐对抗,到现在公开表达对西方的不满,在上海俄罗斯中亚学会常务理事张耀看来,是美英近来的言行伤了乌克兰的心。
张耀指出,俄乌边境危机由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一手炒作。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不断渲染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西方媒体也推波助澜,屡屡以“这些地图显示了普京打算入侵乌克兰的原因”之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博人眼球。
然而,正当乌克兰自以为在关键时刻会有西方国家撑腰之时,美国总统拜登却将乌克兰称为“小国”,并表示美西方可能不会对俄罗斯发动的“小规模入侵”作出强烈反应。英国也表示,英国士兵“不可能”被派往乌克兰,甚至连北约派兵都不是“近期可能实现的前景”,因为“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
而在泽连斯基看来,当下的乌克兰就好像一艘船,美国与英国是船长,“船长应该是最后一个下船的人”。更何况,乌克兰“不是泰坦尼克号”。
但现实告诉乌克兰人,美英会给予的不过是言论上的支持。张耀指出,乌克兰作为地缘政治上的一枚棋子,被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推到了对抗俄罗斯的第一线,如今西方世界抽掉了梯子,被留在天台上的乌克兰从“棋子”变成了“弃子”。而明显的体量对比,决定了乌克兰无法同俄罗斯正面“硬刚”。
与此同时,正如泽连斯基所说,西方国家领导人不断渲染“明天就是战争”的说法,正在引发恐慌,并对乌克兰经济造成损害。
保持与俄对话渠道
不过,即便泽连斯基这样公开表态,美西方依旧将乌克兰顶在枪口上。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8日重申,莫斯科并不想同基辅开战。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在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前他都会仔细研究美国的提议,并指出是美国与北约忽视了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以及在俄边境军备部署的安全关切。
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仍然在新闻发布会上渲染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他宣称,俄罗斯近来在俄乌边境的军事调动不同于以往,“比我们见过的任何一次规模和范围都更大,我认为必须回到冷战时期才有可能见到这种规模”。
张耀认为,乌克兰的政治精英应该有所醒悟,不过泽连斯基现在能做的或许只有在公开场合表达不满,因为“投靠西方、反对俄罗斯,正是他的政权当初得以成立的基础”。
考虑到乌克兰国内的利益集团和政治阶层因素,乌克兰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大的政策调整,但保持与俄罗斯的对话渠道可能会是未来政策微调的方向。而26日同法国、德国、俄罗斯在巴黎举行的“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或许正是乌克兰准备的B计划——在以德法为代表的欧盟国家框架内,而非以美英为代表的北约国家框架内,维护同俄罗斯对话,避免军事对抗升级。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