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师在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布置冰下景观 图 新华社
冬奥村毗邻赛道 特派记者 厉苒苒 摄
从北京清河火车站搭冬奥专列,26分钟就能到达京郊的延庆站。
位于张家口和北京两个赛区之间,延庆赛区一直稍显神秘。但从少量试运行的照片中,又往往能感受到震撼。昨天,本报特派记者在冬奥会开赛前前往延庆赛区,看看位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雪游龙”,究竟是什么模样……
1
建设高难度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延庆市郊小海陀山南麓。在高速公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一条“游龙”盘卧在山脊之上。巨大的流线型赛道犹如盘旋山中的巨龙,木质的赛场屋脊在峻岭之间穿梭,这条巨龙就是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依山而建、依势而修,尊重大自然的脉络,“雪游龙”正静待一飞冲天。
延庆赛区有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时将承担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项目和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以及30块冬残奥会金牌。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中新建场馆最多的赛区,也是冬奥历史建设周期最短、难度最大、标准最高的赛区。赛区特点概括主要有“高、快、难”。
高,是赛区的海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所在的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高山滑雪项目对场地设计、建设要求标准高。快,是指赛区的项目。冬奥会最快的项目就在延庆赛区:高山滑雪项目将速度与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赛时平均时速在100公里以上。雪车雪橇项目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之一,被称作“冰上F1”。
难,是指赛道建设难度。“雪游龙”是国内首条也是唯一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赛道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121米,由16个角度、倾斜度各异的弯道组成,包括非常少见的360°回旋弯。打造“雪游龙”钢筋铁骨的背后,是复杂、精密的设计,赛道用材和施工的严苛。整个赛道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
2
环保全方位
在赛道边,人们可以看到这条赛道的核心装备——氨液分离器。巨大的氨制冷部件位于赛道终点不远,采用绿色环保科技。如果说,氨制冷系统是“雪游龙”的心脏,氨液分离器就相当于这条“巨龙”的肺,是确保赛道冰层厚度、保障赛道安全的关键环节。氨液分离器,在制冷术语上也叫低压循环桶,其作用是为赛道混凝土内埋藏的制冷蒸发管输送低温液氨,为赛道表面制冰和保冷。眼下,赛道底部浇冰已经完成。银色滑道犹如巨大的冰雕滑梯,但靠近赛道,却并不会感受到外溢的冷气。
绿色,是“雪游龙”的底色。据悉,延庆赛区整体设计秉持着“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理念,赛区内的场馆全部通过了绿色建筑三星认证,赛区建筑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所有珍贵树木全部就地、迁地保护,留下了小海陀山美丽天际线的同时,也让未来的绿色发展道路清晰明朗。
赛场里,所有的建筑外墙都是用开垦时的山石累积固定而成。从冬奥村建设到室外造雪,从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到采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供电,绿色办奥理念已融入到延庆赛区的方方面面。
3
演练不停歇
在延庆赛场,关于冬奥种种环节的演练已马不停蹄地反复上演,国际雪联的技术官员正在现场进行最终确认。在雪车雪橇项目终点区,现场升旗颁奖仪式的演练正在进行。
同样准备好的还有高山滑雪赛场,延庆赛区所有雪道的冰状雪制作工作已于两天前全部完成。与大众雪场的雪道不同,这种硬度极高的雪道需要通过注水及长时间板结后,再由人工一遍一遍地清除直至形成光滑的雪道。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确保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处于相对完美状态,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昨天,美国高山滑雪队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进行了首次训练。队员大赞雪况和赛道地形,男子选手瑞安·西格勒在社交媒体上感叹:“我被我们将要比赛的场地震撼了。壮观的雪和诱人的地形,应该能创造超棒的比赛条件!”
延庆赛区的奥运村离赛场非常近,就在一片巨大山谷的两侧。山谷底部,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面——那是一片冬天被冻住的湖面。从冬奥村的房中,几乎推窗就能看到赛道。站在赛道边远眺,能看到山谷对面繁荣热闹的冬奥村——前往高山滑雪场起点的缆车在半空中穿梭,往来纷忙的班车带来陆续入住的各国运动队。奥运村中,中国队驻地格外显眼,硕大的五星红旗张贴在主楼门口,一抹中国红将激励健儿在赛场上奋勇争先。
冬奥村里还有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长城样式的冰雕、跟着VR(虚拟现实)设备“逛”北京,还有餐厅里少不了的饺子……延庆赛区也受到了外国选手的一致点赞。来自美国的尼可拉斯说,“冬奥村里的生活很丰富,住宿条件也都特别好。”
特派记者 厉苒苒(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