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曼谷唐人街选购年饰 图GJ
春节前夕,常年往返于中国和泰国之间的企业家周先生回到了曼谷。虽然泰国疫情近日再次反弹,但在注意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人们也在试图找回曾经的日常。
“不管怎样,生活都要继续。”周先生说。他过年前依然给公司员工发红包,去菜市场采购,亲自下厨准备年夜饭。这也许是年味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心中有国、有家、有爱,他乡便是故乡。
唐人街亮起彩灯
泰国政府去年起首次将春节设为法定假日。今年春节期间,曼谷唐人街亮起了彩灯,中华门牌楼上还悬挂着泰国公主诗琳通赠送的4盏大红灯笼。
周先生则在家里酝酿自己的年味。跟以前一样,他准备了中餐传统的菜式,有鱼、虾、鸡、青菜,还加了道甜品。尽管菜式并不多,但坐下来一起好好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真正意义所在。
今年他还特意开了一瓶红酒,因为儿子18岁了,高中毕业后打算远赴英伦留学。“明年的春节不能一起吃年夜饭了。”想到这些,周先生有了一丝惆怅,“不过孩子长大了,应该出去闯荡一番。我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这么想想,他豁然开朗。“人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往年,周先生过年的“仪式感”中还有重要的一环——回国陪父母过年。这个除夕夜,他在曼谷挂念着国内的父母,希望他们健康,也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他可以多回去陪伴他们。
回曼谷前在国内的8个月,对常年奔波在外的周先生来说,是难忘的。这段时间除了出差,他基本都在家里陪伴父母。“出国27年来,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地陪伴父母。想来颇有些内疚。”
仍保持足够乐观
周先生1994年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泰国打拼。2001年创业以来,他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在国内也创建了相关的合资企业。经过多年奋斗,他的产品慢慢在泰国市场站稳脚跟。“工业产品,靠的是硬实力,中国这些年的进步有目共睹。”
疫情发生那一年,周先生公司的订单和利润都有大幅度下降,但那年除夕他还是坚持给员工发了慰问红包。在过去的2021年,依靠团队努力,公司情况有所好转,这让他有些欣慰。“不管怎么样,员工的红包是不能少的。虽然员工都是泰国人,但跟着我的时间久了,都明白春节对我们中国人的意义。他们很有心:我给他们发红包的时候,他们也准备了一些小礼物,送上对我的新春祝福。”
这个春节周先生仍然是忙碌的。因为多数泰国客户都是大年初一放一天假,初二就开始上班。因此他从初二便开始在家里上班了。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中国国内公司的员工和供应商非常敬业,春节期间也通过网络远程操作帮助客户解决了很多问题。“很多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我想中国人的努力和勤勉,便是最好的说明。”
因为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不平衡。但周先生注意到,身边朋友都保持着足够的乐观,相信一切会好起来。“大家互相支持、抱团取暖,期待疫情尽快结束,世界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他说:“或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顺境或逆境,都应该自强不息。”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