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青年漫画家 虎年贺新春 上海木偶剧团开启光影魔盒 马兰花为何花开不败? 吃幸运饺子 添新春年味
第12版:文娱 2022-02-05

吃幸运饺子 添新春年味

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胜男的春节慢时光

往年的春节,上海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胜男都是“空中飞人”,流连于欧洲四国八城、美国七城巡演《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的现场……今年,李胜男这个新上海人决定响应号召留沪过年,父母也从北京赶来和女儿相聚,一起享受慢下来的假期时光。

父母陪伴在身边

除夕一大早,李胜男和爸爸的头等大事就是贴春联、挂福字,“从我有记忆开始,只要在父母身边过年,这个习惯就从未变过。”有家人陪伴的春节,即使不在家乡,也格外幸福。李胜男家里年味十足,她也喜气洋洋地给大家拜年(见下图)。

李胜男回忆起前两年在海外过春节的情景,上海民族乐团所到之处,都特别受外国观众和海外华人的欢迎,观众会穿着中式的服装前来聆听音乐会,反响特别热烈。演出结束,后台还会准备热气腾腾的饺子,演奏员们也会相约一起下馆子,吃顿异国年夜饭。

今年除夕夜,李胜男全家一起包了很多饺子,把过去旅途中没有实现的团圆都弥补了回来。一大锅饺子有元宝型、有花式的,其中有一枚幸运饺子还藏了硬币,寓意新的一年添福添彩。那时隔着时差,李胜男总是跨越万水千山通过视频给家人拜年。如今在上海过年,李胜男依旧在视频上“云拜年”,祝福送到,避免了人群聚集。

李胜男说:“在上海过年,我们一家会去看电影,去豫园看灯会,热闹而有仪式感。”

打开民乐新天地

民乐如今有多热?从李胜男朋友圈里的演出足迹可见一斑。今年元旦,李胜男参演了谭盾的《敦煌·慈悲颂》,这是她首次尝试站着反弹琵琶,并且还要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一般姿态优雅。“反弹琵琶这样的仿古乐器追求古朴的音色,因而是不像现代琵琶一样戴指甲的”,肉和弦的拉扯,给李胜男的手指留下了厚厚的老茧,为了实现盲弹的演出效果,她一次次寻找感觉,终于完成这般惊艳全场的点睛之笔。

演出后李胜男马不停蹄地立刻切换舞台,最后登上指挥家张国勇执棒的音乐会《火红中国年》,以国乐之音谱写新春乐章。1月25日晚,她还在福建闽南大戏院参演上海民族乐团经典品牌音乐会《海上生民乐》。过几天,李胜男将和乐团的演奏家们一同走进惠南镇和新华街道,为社区居民献上民乐经典曲目,成为新春年味的气氛组。

2月15日,上海民族乐团还将在元宵节献上《欢乐祥和团圆年》音乐会,同样有李胜男的参与,为乐团2021-2022演出季画一个句号。李胜男透露,全新的驻场版《海上生民乐》也在打磨中,将于3月启幕,她将化身虞姬,与戏曲花脸演员合作一曲《酒歌》,“我很喜欢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对于上海,我一见倾心。感恩上海民族乐团提供的平台,既让青年演员受益,也为民乐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